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一朝天子一朝臣,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之一就是新天子上位之后,臣子和新天子之間要進行相互的適應和協調。相互的適應和協調越好,其配合越默契、行政效率越高。但因為上一任大臣對上一任的皇帝的適應性已經非常強了,因此形成了思維上的固化,以至于很難適應新天子。所以,便會被其他人取而代之。比如說明朝的雍正皇帝是很自律簡樸、對臣子要求嚴格的,而他的兒子乾隆皇帝呢,又是比較奢侈浪費、寬仁大度的。雍正時期的大臣,那些能適應乾隆主政風格的,會順利轉化為乾隆的臣子。那些不適應乾隆主政風格的,往往不是被淘汰掉,就是很難有所作為。
另外,一朝天子一朝臣還包涵核心班子的概念。大家知道,在美國,總統當選之后必須進行組閣。什么叫組閣?組閣就是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班子。總統根據自己的政策、方向、思路,找來志同道合的一批人,這些人在一起就形成了他的核心班子。為什么這么做?因為他找的這些人都是適合他的,這有利于提高執行效率,也有利于完成目標。組閣如此,組建團隊亦是如此,作為一名團隊的領導者,你要想提高你團隊的效率,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班子。
怎樣才算有自己的核心班子?簡而言之,要有自己的左膀右臂。柳傳志說過一句話,叫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為什么要把搭班子放在最前面,定戰略、帶隊伍放在后面?因為只有把班子搭好了,才能把企業做好。班子搭不好,戰略再好,人一變戰略就會變。所以,領導者要先搭班子。搭班子實際上指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左膀右臂。要先找到左膀右臂,然后再去制定合適的戰略,保證執行。很多外資企業,如惠普、IBM等,都有一個要求,就是部門經理要升為總監,除了能力達標之外,必須找到一個能信任他這個部門經理的人,才能升職,如果沒有這樣一個人,他是不能升職的。實際上這是在要求領導者在日常的工作當中要有自己的左膀右臂。
領導者有左膀右臂,便能保證整個團隊的效率。左膀右臂往往是培養出來的。假如一個領導管了十個人,如果他能把這十個人都培養成左膀右臂,那是最好的,但這一點很難做到。那么,最起碼他要真正培養出三四個人,這樣這個團隊才能保證高效。但是有很多團隊領導者,一個人都不培養,這樣,團隊的效率就會受到影響,而當他自己離開這個團隊的時候,團隊就會出現后繼無人的狀況。
此文章摘自韓增海老師的《我來教你搭積木-500強企業的團隊系統化構建之道》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