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輸液室常常人滿為患 (資料圖片)
昨天,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去年8月至今,全國有50%以上政府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初步統計基本藥物價格大約下降了30%。他還透露,去年一年中國輸液用了104億瓶,相當于13億人口每個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于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過度用藥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記者了解到,南京人的用藥情況也不容樂觀。
吳女士前兩天燒到38.5℃,來到南京一家醫院看病,醫生驗血后開單讓掛水。而在診室的對面,她的兒子也因為感冒在掛水。“我掛了一次就好了,孩子已經三天了還在掛,三百多元一眨眼就沒了,看了一下藥單,頭孢抗生素是最貴的藥了,一個就要近百元。不掛還不行,醫生說孩子抵抗力弱,萬一發展成肺炎就麻煩了。”
吳女士看了一下輸液室,滿滿當當都是人,她挺疑惑,怎么掛水輸液的人越來越多。“不知道以后會是什么樣,反正覺得現在掛水有點多了,感冒后只要發燒了,沒有個幾百,是出不了醫院的。”
不可否認的是,輸液患者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臨床上的過度治療。一位社區醫生說:“我們習慣把感冒輸液稱為大炮打蚊子。對普通感冒來說,西藥有白加黑、百服寧等,中藥也有銀翹片之類,一盒最貴也不過十幾塊。如果靜脈輸液,費用就立即翻了上去了,幾百塊肯定要的。”
記者在一家社區醫院調查發現,近兩天,每天就有一百多號人來輸液。“你跟他說回家吃藥,他偏要掛水,說療效快,許多人都這樣。”值班醫生有點無奈。
打針幾乎退出歷史舞臺
與掛水相比,打針已經逐漸少見,有的大醫院,注射室一下午都見不到一個患者。有市民表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打肌肉針是件很平常的事。一位女士清楚地記得,以前上大醫院看感冒,大夫總要問發不發燒。要是不發燒就吃藥,發燒溫度在38℃以下的就打針,要是高燒不退才“打吊瓶”。
“其實就副作用來說,打針還是較輸液小。”專家告訴記者,口服藥物進入胃部后,有一個人體吸收接納的過程,最安全;打針則是將藥水打針到肌肉里,逐步流到血液,產生藥效;而用輸液方式,進入體內的藥沒有接收過程,省略了體液免疫以及細胞免疫環節,藥液直接經由血液進入心臟,要是有傷害,會當即暴發并且十分兇險。
江蘇省人民醫院兒科專家周國平也告訴記者,治療感冒必需堅持的原則是“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但是現在對于兒童而言,打針一般不怎么打,是因為幼童臀肌發育較差,臀肌打針次數越多,臀肌纖維壞死越多,攣縮也越重。一旦浮現臀肌攣縮,會影響幼童骨骼發育,所以在考慮治療方案的時候,醫生會比較謹慎。
感冒用抗生素并無必要
感冒掛水現象還引出一個廣為關注的問題就是抗生素的濫用。
“臨床上,實際上并不是每個感冒發燒患者都需要抗生素,用了也無效。”南京一位醫學專家告訴記者,拿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來說,價格較昂貴,所以在一般性感染疾病治療時不作為首選藥。不同的頭孢菌素抗菌作用范圍不同,現在有四代產品,各有長短處,但無論如何,對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真菌等引起的感染無治療作用。因此,選用抗生素,主要依據抗菌譜選擇敏感藥物,并非越貴越好,也不是越新越好,更不是一病就要用。“拿兒童上呼吸道感染這個常見病來說,病毒感染的因素,有時能達到上呼吸道感染的七八成以上,而這部分患兒,是無需用抗生素治療的。”
現象剖析:醫患心理影響治療方式
在國內的許多報道中,都將抗生素濫用歸咎于回扣。“確實有這部分因素在里面,但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現在生活節奏比較快,感冒了如果用輸液確實好得快,對小孩子來說,也不愛吃藥,打點滴來得方便。”一位有多年臨床經驗的專家告訴記者,有的時候是真不想開輸液,但是家長心里著急,希望盡快將燒退掉,不愿意回家用物理降溫方法,慢慢觀察等待。如果不開輸液,家長有的時候還會埋怨。
“現在醫療環境也有變化。”這位專家告訴記者,還是拿孩子來舉例,一個兩歲的孩子發燒咳嗽兩天,來到醫院,從各項檢查來看,白細胞不是太高,血檢也不是稍有異常,根據醫生的經驗,這種情況并不需要輸液治療,只需要家長注意觀察,吃一點藥物就可以了。但往往這個時候,醫生又很犯愁,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病程進展極快,有的體質差的小孩子,短短兩天,就有可能由普通小感冒轉到肺炎,一旦成為肺炎,那掛水需要一周,花費的代價更大。更麻煩的是,要被家長扣上“漏診”“誤診”的帽子,實在吃不消。有時出現這樣的狀況,讓醫生進退兩難,也許一百個孩子里面只有兩三個孩子有可能轉為肺炎,但是為了規避風險,這一百個孩子都需要掛水。
“說實在的,掛水是好得快而且徹底,但對整個用藥環境是不利的,對理論上不需要輸液的孩子來說,也是不公平的。”這位專家說。
應對建議:實行分級分類用藥管理
對于防范抗生素等藥物濫用問題,南京醫藥界資深人士認為,應該根據藥效和價格等綜合因素,對抗生素等藥物嚴格實施分級或者分類管理。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生素,屬于價格相對便宜、一般用藥的藥物,只要有處方權的醫生都有資格開處方;第三代抗生素,是相對價格較貴、高級的藥物,需要具有主任醫師或以上資質的醫生才能開處方;而第四代的抗生素,相對而言,價格更昂貴,只有科主任、總值班的簽字才可以用。
此外,藥劑師還要借助電腦軟件核實處方是否符合兒科抗生素使用規范的標準,評價是否有明顯的過敏性、藥劑的相互作用和超劑量等問題。當認為有必要更改治療方案時,藥劑師便向醫生提出建議及時與臨床醫生協商,以避免不合理應用抗生素,并由藥師和質量控制人員不定期抽查病歷和處方,定期公布不合理用藥,并實施合理的獎罰。(記者 劉峻)
健康人人關心,學會去偽存真!
連自己的健康都不關心的人怎能做好任何事情?
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怎能與他任何合作?
世間萬事,健康第一!沒有健康,沒有一切!
幸福=健康×財富!0×任何數都=0 !
人人都有基因缺陷,人人都受環境污染!
每人每秒走向病死,沒人例外沒人逆轉!
世上沒有健康人:誰也不要說“我是健康的!”
走出兩個誤區:“今天我沒病”、“病后能治好”
說明兩個事實:“今天你半病”、“病成難治好”
大官大款大醫百姓,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無論積攢多少財富,等病才治全球無能!
無論多大本事的人在病痛面前都會低下高貴的頭,
無論多大能力的人在醫生面前都會閉上萬能的嘴!
不要等到心肌梗死腦中風才去醫院搶救,
不要等到癌癥長成大個才去手術放化療!
那時有時間也有錢了但是沒有后悔藥了!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被動等病 吃藥打針做手術放化療 遭錢受罪人去財空
主動預防 檢測管理常保健早治療 省錢享受健康長壽
每人每天廿四小時,先放哪里結果不同!學點時間管理!
最寶貴的是健康和時間!最值錢的是信息和知識!
按下生活暫停鍵:抽點時間,了解信息,學習知識!
認識一個中國養生保健專家:百度搜“張晗旭”看看。
所有關心自己與家人健康孝順父母不愿等病的朋友:
大家一起來推廣中華養生健康文化素養教育事業吧!
全家老少未雨綢繆一生注重養生保健防病延緩衰老!
不再等病 先分真假,百度“人人健康生活”網
看張晗旭教授在全國政協和中華健康管理論壇講話
祝心想事成:人人健康!家家幸福!天天快樂!爽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