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經濟、極致、快、第一、聚焦、免費、個性化、扁平化……互聯網思維如今已不是奢談,它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對用戶、對產品、對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的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這是一個最壞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互聯網正在引發中國劇烈的商業創新與重塑,以其驚人的速度與力量改造各行業的格局,企業不能再用工業時代的思維來運行商業。新傳播平臺、新技術手段的更迭呼喚顛覆性的變革,本文梳理了工業品營銷大咖們關于“互聯網思維重構工業品營銷”的那些觀點和看法,期待更多工業品營銷智慧分享,一起推動“中國智造”,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主任郭重慶院士:傳統工業制造業企業面臨的困境是自身的人力資本與知識的結構和互聯網信息化大潮的要求不相符的,要在企業的組織架構上進行改造,我覺得就是這么幾條:垂直化、扁平化、分散網絡化、社會化、國際化。互聯網企業加平臺型企業,將成為未來制造業企業發展的一個范式, IT與制造業的混血兒,技術創新加商業模式的創新,制造業進入泛制造業時代。工業制造業必須要摒棄以生產者自我為中心,以產品為中心,以技術為中心的制造文化情結。要對商業模式進行深度變革,適應今天的互聯網文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院長、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曹淑敏:目前全球科技創新浪潮正引發新一輪產業變革,互聯網與工業融合是新一代產業變革的突出特征。互聯網帶來更大的變革還在發生。目前全球科技創新浪潮正引發新一輪產業變革,互聯網與工業融合是新一代產業變革的突出特征。受此影響,工業生產模式已由數字化向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互聯網是發達國家推動工業變革的共性基礎。在我國由單純產品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制造服務化已經初見成效。利用互聯網實現了跨越時空的智能實時服務,企業服務拓展到產品的全生命周期。
清華北大網絡營銷總裁班創始專家、電商中國劉東明:中國電商的第一個十年屬于生活資料,中國電商的下一個十年生產資料工業品業將加入電商戰隊。今天中國制造業絕對值已經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制造業大國,但是中國工業界對于互聯網營銷電商的還處于蒙昧狀態,工業互聯網將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利器。我把工業品互聯網化劃分為四化,即營銷傳播互聯網化、銷售渠道互聯網化、產品研發互聯網化、組織結構的互聯網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化,想象無限,我們將迎來萬物相鏈、天下互聯的未來。
G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夫·伊梅爾特:“這是一個龐大的物理世界,由機器、設備、集群和網絡組成,能夠在更深的層面和連接能力、大數據、數字分析相結合。這就是工業互聯網革命。 工業互聯網放大了云的作用,將帶有內置感應器的機器和復雜的軟件與其他機器(也包括人類)連接起來,這樣我們就能從中提取數據進行分析,找出背后的意義。當機器感應到觸發條件和通訊信號的時候,它們就成為智慧機器了。智慧機器、分析的功能和移動性,我相信它可以帶來生產力提高的革命:故障最低、資產優化和系統優化。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寶鋼二次創業,正好遇上智能互聯網時代。制造向服務的轉型,正在與時代特征接通。“微笑曲線”底部制造這一塊,國內鋼鐵業已經很過硬,因此是鋼鐵大國。但要成為鋼鐵強國,一定要讓“微笑曲線”的兩端笑起來。一端是研發,一端是服務。寶鋼它是鋼鐵商,也是材料商;它是制造商,也是服務商。 “微笑曲線”能夠笑到用戶的心里,那才是互聯網時代的“優勢服務”。
福田汽車集團總經理王金玉:用互聯網思維來改造汽車企業,要把福田汽車打造成具有互聯網特質的汽車公司。互聯網特質汽車公司的核心就是“客戶導向”的經營理念,在開發、制造和營銷過程中,不再是僅僅將視角放在汽車產品上,而是要360度關注客戶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更便捷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多種需求。
關注獲取網絡營銷資訊、經典案例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