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企業戰略決策的焦點逐漸從關注消費者發展到關注競爭者,從而使競爭情報成為最重要的商業資源之一。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組織的正確決策已由主觀的經驗決策發展到依靠信息情報進行科學決策的階段,企業構建競爭情報服務系統對于預測市場變化、監測競爭對手行動、及時調整競爭策略、避免戰略決策失誤有著重大的意義。“態度決定一切”,在企業內部,企業對競爭情報的態度,尤其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對競爭情報的態度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建立、競爭情報系統的有效性和決策的可執行性,進而影響企業的情報競爭力。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企業面臨的外部競爭環境發生了全新的變化:一方面,科技的發展使得新技術層出不窮,技術創新使得產品周期越來越短,生產要素組合和市場結構布局完全不同于傳統工業經濟社會;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速,企業兼并重組的速度也加快,企業規模和經營范圍不再局限于所在國或所在區域。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隨時關注來自全球范圍的新技術變化以及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跟蹤競爭對手的反應,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在全球500強企業中,幾乎所有企業都設有專門部門負責競爭情報的收集,其中有95%以上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競爭情報系統。國內約有28%的大型企業和外資企業建立了獨立的競爭情報服務機構,約有58%的中型企業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技術情報服務部門。然而,由于競爭情報服務系統功能構建方面的不健全,國內許多企業競爭情報服務部門運作效率低下,競爭情報沒有很好地應用于企業戰略決策。在我國企業競爭情報意識在不同企業間表現不平衡。經濟特區或沿海開放城市企業的競爭情報意識和內地或邊遠地區企業的競爭情報意識相差甚遠,大型企業或中外合資、外商獨資企業對競爭情報的認識與小型企業(如個體鄉鎮企業、民辦企業)對競爭情報的認識大不一樣。現有信息企業少,信息商品化程度低,信息市場發育遲緩,缺乏可靠的、公開的信息資源,難以刺激有效的信息需求。多年來參與競爭情報研究的大多是高校和科技情報機構,經濟學界和企業界的人士參與較少,我國的競爭情報還未完全向經濟界、企業界擴散。企業對競爭情報的需求不旺。競爭情報工作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不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不公平的競爭環境,淡化了企業對競爭情報的需求。針對上述情況,北京大學特開設為期三天的企業競爭情報總裁研究班!針對企業董事長、總裁、總經理等高層決策人員,渴望提升營銷智慧的管理者直接面授。此次總裁班由北京大學中國競爭情報和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謝新洲;中國傳媒大學IRI網絡口碑研究所副所長劉國基、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清華大學總裁班、中山大學MBA特聘網絡營銷培訓專家劉東明聯袂授課。專家們和您一起分享:一、競爭情報幫助企業取得競爭優勢 二、競爭情報管理的發展趨勢 三、完善競爭情報系統管理 四、反競爭情報系統 五、網絡競爭情報 六、網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