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歲末2013年初,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繼續教育中心李家雷(谷章)老師選送了近期創作的20余件書法作品,與陳少亭老先生、陸雨聲先生、戴華杰先生在詩畫般的西子湖畔,在遐邇聞名的唐云藝術館成功舉行了一次為期五天的以“生態風韻”為題的四人書畫聯展。收到了超乎預期的效果,獲得了眾多書畫界人士和藝術愛好者的好評! 
中心主任張建國(左三)、執行主任趙曉瑛(左五)與書畫展作者合影
一、展覽主題鮮明,切合時代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繼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后的又一個新的階段,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也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如果將生產力低下的自然形態為特征的農業文明稱為“黃色文明”,以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征而又嚴重破壞生態的工業文明為“黑色文明”,那么以敬畏自然,關愛自然和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為核心的生態文明則可稱之為“綠色文明”。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我國當今乃至今后長遠的基本國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任務之一。生態文明建設也是全人類持續和諧發展的共同課題。
舉行“生態風韻”書畫展,寫生態,畫生態,通過書畫藝術形式啟示人們親近自然,關愛自然。旨在喚起并強化人們的生態意識和環保理念,以促進人們逐步轉變行為方式,不斷改善人天關系,努力追求天人和合的美好境界。

浙大CCE中心員工觀看畫展 二、展覽題材豐富,形式多樣 本次展覽,參展者有出生在上世紀30年代的老前輩和50年代的中年畫家以及七十年代的青年才俊。參展作品有書法,也有繪畫;有既見深厚傳統功力又具鮮明個性的國畫山水,也有既符合傳統又不乏創新的頗具藝術表現力的繪畫佳作;既有富于民族藝術特色的國畫,又有現代意味突出的油畫。風格不同,形式各異。有框畫有卷軸,有大幅有小品,有斗方有扇面;有具象有抽象,有直接有間接;有水墨有著色,有寫實有寫意。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既給人以美的享受,也給人以精神啟迪。

畫展主場景 三、展覽效果良好,影響較大 此次展覽正值元旦期間,地點選在藝術氛圍濃郁的唐云藝術館,又瀕臨西湖風景區,且天公做美,雪后連續晴天,所以,雖是隆冬季節,到館參觀者依然不少。幾可以絡繹不絕來形容。每天至少有數百人觀看展覽。書法繪畫,有古樸有現代,有中有西,有高雅有通俗,適應了各類人群欣賞和審美需求。

李家雷(谷章)給現場觀眾講解書法作品 從八旬以上的耄耋老人到不足十齡的兒童少年,應有盡有。年長者認認真真,不惜體力,駐足觀看,細細品讀;年少的天真爛漫,童言無忌,跟隨大人,接受藝術熏陶。受藝術和現場氣氛的影響,許多觀眾的表現欲被激發,紛紛簽名留言,寫滿了兩本留言冊子。
在展覽過程中,有許多感人之事令人難忘。
浙大CCE中心主任張建國率30余位員工到場觀展祝賀,并讓李家雷(谷章)老師指導欣賞和講解書法作品,增強了大家的參觀興趣。

浙大CCE中心員工觀看畫展并與中國美院老教授、著名畫家馬其寬合影 浙江省軍區原副司令員陳月星老將軍行走不便,在隨行人員的攙扶下,前來觀展,給予肯定并留言祝賀。還誠邀陳少亭,李家雷(谷章)先生為其繪畫寫字留念。

陳月星將軍簽名留言
 老畫家陳少亭與李家雷(谷章)先生在切磋藝術中 浙江省環保局(現環保廳)原副局長李興燦先生在觀賞李家雷老師的書法作品時,不僅對作品的書法藝術大為肯定,還對作品表達的內容贊賞有加。說是真正體現生態主題的詩文內容并希望有機會與李老師切磋交流。
中國美院的老教授、著名畫家、書法家馬其寬先生親臨現場,不僅給以熱情鼓勵,而且還讓幾十位在場觀眾有幸聆聽了他對作品的評點,大家覺得受益良多,非常感謝。展覽中還得到了遼寧書協副主席、鐵嶺市書協主席王薦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學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浙江省書法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余巨力先生等專業人士的肯定和指點,很受啟發。

老畫家馬其寬與李家雷(谷章)在交流中 有許多浙大、浙工大、浙江理工、浙江海洋、浙江傳媒等高校的老師前來觀看和交流。特別是有的退休老教授很謙虛,很平易。七、八十歲的老前輩,就像老朋友,可親可敬。他們的樂觀好學,更讓人敬佩不已。他們的運動養生,道德養生,文化養生,藝術養生對人們的生活觀,人生觀,幸福觀是一個很好的啟迪。
有歐美人士,日本,臺灣甚至還有來自中美洲哥斯達黎加的朋友,或獨自,或結伴,或與中國朋友一起到館看展并留言和攝影留念。

外國友人觀展后留言
展覽中還有CCTV環保頻道,杭州海洋二所的同志,央視藝術網的同仁等新聞媒體和各界朋友到訪和觀摩,也獲得他們的肯定和支持。
……
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老子還說,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耙弧奔词堑?,“得一”就是得道,從“知”而言就是認識規律,從“行”而言就是符合規律。符合則利、則生,違背則害、則滅。符合就是要協調,就是要統一。首先,人類自身要求同存異,互敬互愛,和平共處?;筛隇橛癫?,鑄刀劍為犁鋤。第二,人之于自然,必須天人和合,和然后能合。愿人類敬自然,親自然,愛自然。希望這次展覽能對引導或啟發人們保護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為促進人類與自然相協相融,人天合一起一個小小的作用。
浙江大學CCE中心 謝甜甜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