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培訓我們的學校
黃德華(杭州)
黃德華認為,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就好比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科。一份不適合自己的工作,不會喜歡,也不會投入,勉強自己干下去會很辛苦,想發展就更困難了。因此必須清晰地認識自己,在找工作前先弄清楚自己喜歡什么,適合什么,能做什么,應該把職業當作終身的事業,而不只是養活自己的一種手段。
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企業,就好比選擇一個適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歡的學校。在這個學校要忍得住寂寞,經歷一兩年的低谷沒關系,關鍵是要作好準備,不斷地提煉自己。一旦機會來的時候,我們就能發揮出巨大的能量。
黃德華認為,選擇一個好的雇主,就好比選擇一個好老師。很多企業家認定員工必須具備的品質,其實正是他們自己所具有的品質的縮影,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往往也正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去應聘的時候,寫簡歷就像考試答論述題一樣,寫得再多,如果沒答到要點,還是一分都拿不到。企業選人的時候,要看的就是我們是不是具備他希望看到的要點。如喜歡與投入:因為喜歡所以會努力投入。踏實與堅韌:踏實才會心細,堅韌才會堅持謙虛與務實:謙虛使人進步,務實把握時間。誠實與忠誠:誠信實為本,忠于職責為成。堅強與感恩:拒絕無所不在,因為拒絕才成長。
當我們進入一家企業,其實我們選擇了學科(職業),也選擇了老師(雇主)。所以企業是培養我們的母校。大學畢業生進入一家企業,企業家付我們工資,培養我們,教育我們,給我們深造的機會……企業家何嘗不是我們的老師!但現在,絕大部分人不會這樣想,因此很多人對他服務的企業也就沒有責任心。很多企業只要我們人品好,有毅力,溝通能力過關,即使我們一畢業什么都不會,他們也會培養我們,引導我們。但傷心的是,好不容易把一個人培養成可用之材了,我們就心安理得地跳槽了。更為傷心的是,很多人跳槽時給企業帶來很多無理的要求,甚至做一些不道德不符合法律的事情。離開原有企業后,還不斷地說原有企業的壞話,連起碼的感恩都沒有,哪來的尊重呀?實在是悲哀!
黃德華剛剛大學畢業,許多都不懂,在杭州也沒有任何親朋好友,沒有化工局以及下屬單位的同事們的交流與啟迪,我不可能為今后的成功打下基礎。我經過了車間,研究,與銷售,才發現自己的內心沖動是銷售。我第二個單位是一家外企,是這家外企培養了我做醫藥代表,一個醫生的好幫手,一個良醫伙伴。他們不僅給予了舞臺,還給予了我培訓,并且給予了我生活的保障。我要以母校般的情感,感謝他們。我要以學生的情懷尊重與感謝公司的所有成員,因為他們是我最親的老師們。
尊師是我們中國的傳統,從小學到大學,老師都是受人尊敬的,即使是研究生,幫導師干活,每個月拿200元生活費,也非常尊敬他的老師。因此我要帶著感恩的心情感謝社會大學的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