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以待斃”原來是真的
常言道:“生命在于運動。”英美等國研究人員發現,加強體育鍛煉不僅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而且可以刺激腦細胞生長,增強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他們的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最新一期《英國運動醫學雜志》和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1,專家警告坐班族勿“坐以待斃”
美聯社20日援引一項研究成果報道,研究人員在過去數年內對1.7萬名加拿大人展開跟蹤調查后發現,一個人如果坐得太久可能會增加其患病和死亡幾率,不論他平時是否定期鍛煉。這份研究報告刊登在最新一期《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上。研究負責人、瑞典運動健康科學學院研究員埃琳·埃克布洛姆-巴克說,當一個人長時間保持坐姿,他體內負責調節葡萄糖和脂肪的基因就會停止工作。坐得太久人體內健康基因就會“關閉”!
埃克布洛姆-巴克還建議,對于久坐一族來說,經常起身對身體有益,“假設你在辦公室,就要盡可能打斷‘靜坐’。與其發電子郵件通知同事某件事,不如站起來,走過去,親口告訴他。”世界衛生組織運動專家蒂姆·阿姆斯特朗也認為,每日間接性鍛煉比固定幾天鍛煉一次更有益。
2,“跑步組”小鼠腦子靈清多了
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研究人員用小鼠做實驗,研究運動與大腦機能的關系。實驗鼠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的籠舍中裝有一個轉輪跑步機,另一組則沒有。
研究人員在電腦屏幕上給所有小鼠顯示兩個一模一樣的方塊圖案。如果小鼠用鼻尖碰一下左邊的方塊,就能得到一塊糖果獎勵。一段時間后,研究人員讓所有小鼠重復這一實驗,看它們是否記得碰哪個方塊會獲得獎勵。兩個方塊圖案開始相距30厘米,然后逐漸靠近,最后幾乎挨在一起。
實驗結果顯示,籠舍中裝有跑步機的小鼠正確率比另一組同伴高幾乎一倍。這項對比實驗持續了105天。經測算,“跑步組”小鼠平均每天跑24公里。研究人員通過化驗它們的腦組織發現,它們海馬體齒狀回區的大腦灰質在實驗期間發生增長。
3,運動強智,“換算”到人亦如此
英國《衛報》援引研究負責人、劍橋大學行為神經學家蒂莫西·伯西的話報道:“我們知道運動有益于大腦健康,但最新研究告訴我們這一效果的機理何在。”劍橋大學研究小組認為,小鼠實驗的結論也適用于人類。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研究小鼠區分相似記憶的能力,如果“換算”到人身上,就相當于記住昨天或前天晚飯的內容,或去超市買東西時車停在哪里。
英國班戈大學副教授斯坦·科爾孔布說:“經常運動而產生的神經元會幫助人們提高認知能力。”不少有重大學術成就的人曾說自己喜愛運動。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德國物理學家沃爾夫岡·克特勒就是其中一位。他說“我在跑步時什么都會想:物理知識、家庭問題、周末計劃……有些問題其實很簡單,但你必須足夠放松才能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