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最后一天,鄭州市所有的“阿五美食”店面全部更名為“阿五黃河大鯉魚”,隨即業內一片嘩然。
“阿五怎么了,多年打造的金字招牌,價值都上億元了,說換就換了?”
“中餐也許真的不好做了,阿五斷臂求生,勇氣可嘉,但名字都改了,讓人想不通,難道沒有別的道路?”
阿五美食董事長樊勝武對此解釋,改名不是轉型,是推出戰略大單品,阿五還在做豫菜、做中餐,品牌還在,只是戰略上調整,讓豫菜更聚焦。
因為提起湘菜、浙菜、粵菜等,人們都能想起幾個代表菜,可是提起豫菜,卻不知道代表菜是什么。
經過市場調查及產品分析,阿五選定了十幾年來消費者最愛點的菜——黃河大鯉魚。
樊勝武說這也是他信奉的“廣不如精”戰略大單品理念的踐行,“做最擅長的事、最喜歡的事,然后深耕,專心專注,就更專業。”
煜豐美食也已變成煜豐美食?烤鴨
加“烤鴨”倆字
是想占領制高點
其實阿五并不是第一個踐行“戰略大單品”理念而改名的餐飲企業,之前,煜豐美食已經改成了煜豐美食?烤鴨。
煜豐美食創始人頓玉松說,我們不僅名字改了,菜單上也突出烤鴨元素,甚至在內部裝飾上也圍繞烤鴨做文章。
“其實不能叫改名,只能算是聚焦產品。”頓玉松說,這主要是因為,原來大家來吃飯,都不知道點什么,一個菜單翻過來翻過去的,很浪費時間,突出烤鴨,是讓消費者有一個“奔頭”,也讓餐飲企業有一個噱頭。
聚焦菌菇拉面
讓產品更有競爭力
比煜豐更早改名的則是百宴,2014年12月20日,一夜之間,百宴拉面鄭州11家直營店全部改成了“百宴菌菇拉面”。
“因為提前嗅到未來幾年市場的競爭環境對自己不利。”2012年八項規定出來以后,中高端餐飲都往大眾餐飲、簡快餐上轉,市場扁平化了,跟風也特別嚴重。
細數鄭州市場上賣拉面的,有楊記、蘇氏、味千等多個品牌,“我們的競爭力到底在哪兒?公司調研后總結出,要走差異化路線,聚焦一款不容易被模仿的單品,才是應對之道。”
剛開始市場接受度并沒有達到預期,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現在已經得到95%以上的好評,產品也相當穩定了。改名以后,價格由以前的13元、15元,提高到現在的18元,毛利也提高了。
“其實,不管是煜豐還是阿五,從名字上講,都沒有跳出美食圈,但是改名后,一切都變得有故事了。比如,席間我們可以談談烤鴨其實是十大豫菜之一,但是后來‘北京烤鴨’卻火了。要知道,上世紀80年代,全聚德還專門到開封尋找做烤鴨的老師傅。”
頓玉松說,這就像大家老說豫菜缺了點什么,他認為缺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制高點。“我們做到了90%,卻在10%的那個制高點上輸掉了。加上烤鴨,加上黃河大鯉魚,加上其他有特色的河南菜,讓豫菜有話題了、有講故事的理由了,更重要的是,它們讓豫菜占領了制高點。”
頓玉松坦言:“這段時間,烤鴨的銷量比之前增加了一倍。”
“產品主義、聚焦單品”戰略大單品理論
除了上述三個品牌,鄭州市場上,魯班張餐飲副總經理鄭承軍說:“要不要改名字,我們也在醞釀,但是肯定要做產品聚焦,否則拉的戰線太長了。”
這些餐飲企業改名的背后,大家其實都鎖定了一個關鍵詞:聚焦。
這也是戰略大單品的核心部分。
其實
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巴奴?毛肚火鍋。
以前叫巴奴火鍋,后改名為巴奴?毛肚火鍋
董事長杜中兵說,通過激烈的競爭分化而留存到今天的偉大品牌,每一個都是產品主義。星巴克的咖啡、肯德基的炸雞、麥當勞的漢堡、賽百味的三明治,如果品牌不把產品作為思想、理念和靈魂,會有未來嗎?回望中國餐飲業,哪個老字號不是產品主義?老孫家的羊肉泡饃、蔡林記的熱干面、狗不理的包子等。如果不能聚焦到產品上,力量就相對單薄了。
產品好,企業才能好,把產品做好才是企業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