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內蒙古第二地質中學
地點:內蒙區 - 浙江省
時間:2012/11/10 0:00:00
11月10日,松山區地質二中將專家和家長請進校園,成功舉辦了以“感恩·勵志”為主題的合作教育活動。此次活動特邀請中國青年演說家周淘智來校作了精彩報告,我校學生和家長聆聽了報告并與專家積極互動。活動開拓了家長們的教育視野,引導他們從多方面、多層次了解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為學生的成長撐起了一片藍天。通過活動,同學們對自己的父母和老師也加深了理解,并把這份感激化為對父母的濃濃愛意和實際行動。活動結束后,學校教師和周陶智老師做了深入的交流,就新形勢下學生教育的新問題及解決方法做了進一步的探討。這次活動架起了家校溝通的橋梁,形成了家校共育的合力,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營造了和諧的氛圍。(地質二中孫慶春供稿)
內蒙古第二地質中學
這是一所隸屬于內蒙古地礦局的普通高中,坐落于赤峰市松山區英金路北段。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初具規模,現有學生5000人。學校占地面積80畝,建筑面積為四萬平方米。校園布局合理,綠樹成陰,花團錦簇,風景如畫,透著濃郁的學府氣息。從1981年起,內蒙古第二地質中學開始招收高中學生,曾經是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于一身的地質系統子弟學校。2005年,伴隨著全市教育布局調整以及自身發展的需要,走進了標準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行列。
概況
俯視學校
近年來,內蒙古第二地質中學注重深化學校內部體制改革,強調教育服務意識,本著“質量是學校發展生命線”的原則,強調“以人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質量興校”的辦學指導思想,謹遵“四字”校訓——純 實 勤 嚴 。追求“為高校輸送合格新生、 為社會培養建設人才”的辦學宗旨,以“敬業愛生、樂于奉獻、勇于創新”的辦學精神,以德育為本、以教學為中心、以后勤為保證,求純求實求勤求嚴,以期達到最終的發展目標——創辦“三名兩出一特”學校:“三名”即學校成為名校,涌現一批名師,培養一批名生。“兩出”即學校教育教學出經驗,出成果。“一特”即學校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激流中奮進的內蒙古第二地質中學已經形成了“尊重知識、團結誠信、求實創新、文明守紀、樂觀進取”的校風和“勤學好思,求知健體,樂學會學,誠實求真”的學風。在競爭日益激烈、生源逐漸萎縮的今天,學校的發展卻是突飛猛進,有目共睹的。按照“學校國有,校長承辦,經費包干,辦學自主”的辦學方針,內蒙古第二地質中學2002年實行內部體制改革以來,辦學條件和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改善,現有教學樓2幢,學生公寓樓5幢,建筑面積達到了4萬多平方米,能容納4500多名學生住宿。學校有現代化程度高、性能穩定、操作簡單的雙向控制電化教學設備——中慶音像中心系統,每個教室
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學校還擁有各類教學微機400多臺,有直接接入寬帶的校園局域網。圖書室現有藏書近10萬冊,每年訂閱報紙雜志200多種。學生餐廳總計4500平方米,能同時容納4000人就餐。學校共有7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000人,教職員工200多人。校園占地近百畝,學校固定資產已由原來的200萬元增加到了4000多萬元。高考年年有突破,2004年到2007年,高考有近80人突破600分,本科二批上線人數達到1500多人,本科錄取率超過了自治區的平均水平。內蒙古第二地質中學已經以嶄新的“老百姓心中的名校”形象融入到了赤峰這座城市的博大胸襟。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凝心聚力,才可奮發有為。內蒙古第二地質中學堅持辦學體制和育人模式改革,適應國內教育發展動態,緊抓高中教育不放,優化人員和組織結構,優化資源配制,轉變教育觀念,適應市場辦學,探索出了市場模式化管理、企業化經營的辦學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