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做管理咨詢和投融資服務的過程中,和許多企業家打過交道。有些企業家,尤其是中國的中小民營企業家,基本上都存在這個問題——天天缺錢。有些企業的財務總監說他都愁死了!愁什么呀?他說老板一上班,見了他就說趕快去籌錢,他說愁得不得了。要我說,這說明他們企業在融資上沒有規劃。哪天餓了哪天去拿錢,這就是財務管理水平不高的表現。要說不缺錢的企業不是好企業,但天天缺錢,這也有問題,至少說明你沒有規劃。
保證適時到賬的方法:融資規劃。你要有規劃,就是在拿錢的時間上,必須要規劃好,什么時候拿多少錢適合,什么時間出讓多少股份,都要規劃。我們知道,出讓股份如果太早,出讓多了有可能吃虧,如果是在初創期,企業估值不高,出讓股份多,拿的錢就少。所以在不同的時間段,要出讓不同的股份,融不同的資。
比方說,不要在你的小孩還在幼兒園階段就琢磨,他結婚要用多少錢,這是我們中國父母喜歡干的事。更有甚者,小孩還沒出生呢,就琢磨著給孩子買房子,像這種,典型的,叫不會理財。放到企業里就是,企業還很小,這個時候你去融資,千萬不要想你的企業要做成一個行業老大的時候需要多少錢。
你要腳踏實地地想,你由現在創業期,到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每個階段要融多少資,債權是多少,股權稀釋多少,成本是多少,必須要算一個數。
危急時才找錢成本必然高。不能餓了才去找奶喝,那個時候成本肯定很高,而且有可能找不著。有的企業,明天沒有錢付工資、付供應商的錢了才去找錢,人家說錢是有一筆,但成本很高,你要不要?這個時候你沒有辦法,由于你企業管理水平臭,你不要也得要。不要?明天你企業就該破產了。當然,也不要走另一個極端,在企業很小的時候就融太多的資,這也是不合算的。要根據需要適當融資。
企業家普遍面臨的三大困惑
我和許多企業家朋友交流過這樣一個問題:在做企業過程中的苦惱是什么?他們的回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我做了一個歸納,他們的苦惱集中在以下三個問題上:
第一,同樣是做企業,為什么他們的企業越做越小,最后不僅虧損,甚至還倒閉了;但有的企業卻越做越大,利潤還能越賺越多?
第二,同樣是做一個行業,為什么他們的企業賺錢特別費勁,甚至可能還賺不到多少錢;但有的企業卻能輕松賺錢,而且利潤很高?
第三,同樣賺錢的企業,一樣的利潤率,為什么他們的企業還停留在一兩億的階段,別人的財富都已經是幾十億了?
下面我們逐一來分析。
1. 企業做什么能賺錢
企業家眼光獨到不獨到,選擇的行業好不好,直接影響企業的盈利。比如你選擇了一個能輕松盈利的行業,那你就會做得很輕松。
什么叫輕松盈利的行業呢?簡單說,比如有這么一種情況,企業的產品大家哭著喊著要買,不買都不行,如果你選擇了這種行業,那肯定賺錢。這是第一個問題的奧妙所在,就是你做企業要懂得“管理密碼”,尤其對怎么選行業、怎么讓錢轉起來(財務管理)要很明白,懂這些,是你的企業能夠盈利的基礎。
2. 企業怎樣做,才能輕松賺錢
為什么選擇了同一個行業,你感覺賺錢費勁,但有的人感覺賺錢很輕松?這和“商業密碼”有關。所謂商業密碼,以我的理解,就是企業家盈利的方式和手段,即你靠什么讓消費者把錢裝到你的口袋里。
你的方式是讓消費者哭著喊著往你的兜里裝錢,在你還沒給他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時候他就愿意把錢往你的口袋里裝,而且你不收他還不高興;還是你在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去收他的錢;又或是你把產品和服務已經提供給消費者了,但消費者就是不愿意給錢,能拖著不付錢就一直拖著(我相信這樣的企業很多)?
這三種現象,都解釋了商業密碼的重要性。如果商業模式沒有選擇好,那你可能就要面臨上面說的第三種情況:白天黑夜地干活,把產品和服務提供給了對方,對方就是不愿意付錢,非要拖幾個月,甚至幾個月以后還不付錢,最后拖成了壞賬。
為什么蘋果公司比富士康公司好賺錢?
蘋果公司和富士康公司,它們同屬于IT行業,但是它們選擇的商業模式不一樣。蘋果公司選擇的是經濟學“微笑曲線”(如圖1-1所示)的“耳朵”——兩個高端,就是服務和研發;而富士康公司選擇的是低端,“微笑曲線”的“下巴”這一塊,就是代工和加工。這兩種盈利模式的不同之處,一個是靠頭腦、智慧賺錢,另一個是靠四肢、體力賺錢。這兩種賺錢的方式不一樣,最后導致二者的利潤率也不一樣,辛苦程度也不一樣。
可見,商業模式選對了,就能輕輕松松賺大錢;商業模式沒選對,沒有選對這個商業密碼的老板,工作起來即使是黑頭發干成了白頭發,白頭發干成了沒頭發,最后還是賺不到錢。
因此,掌握商業密碼,是我們解決第二個問題的途徑。
3. 怎樣讓利潤成倍地變為企業財富
好多企業家在困惑:我的企業和另外一家企業做的是同一個行業,而且我認為我的管理水平比他高,我的銷售收入比他大,我的利潤也比他多,但是為什么我的財富比他的少好多,甚至只是他的十分之一?
我認為,產生財富差別的原因是是否懂得資本密碼。就是說,有的人不懂得用杠桿的力量讓利潤去翻倍,而有的人掌握了資本杠桿的力量,將利潤成倍地轉化成了企業財富,這樣企業間的差距自然就拉開了。
企業的財富增值密碼
其實,回答完這三個問題,就解答了企業家們最大的困惑:做企業,怎樣才能合法、有效而且快速地讓財富增值?答案已經很清楚了,就是一個公式:財富密碼=管理密碼×商業密碼×資本密碼。
經過幾年的研究,我總結出一個理論——“馮氏企業財富理論”。這個理論能夠讓企業家改變思維方式,以前做企業是賣產品、賣服務,現在提倡的是,做企業除了賣產品、賣服務之外,更要去賣企業,其實就是賣企業利潤表。
這個理論其實很簡單,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企業干得好不如賣得好,要想賣得好必須干得好”。也就是說,如果想把企業賣得好,前提是企業必須干得好。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引申出了企業財富密碼的公式:財富密碼=管理密碼×商業密碼×資本密碼。
企業的管理密碼和商業密碼是賣產品及服務,企業的資本密碼則是賣企業(利潤表)。如果說企業的管理密碼和商業密碼解決的是如何通過做好企業獲得利潤,那么資本密碼解決的則是對利潤表所體現的利潤的資本化過程,也就是如何通過資本密碼讓企業財富呈幾何級數增值。
通過好的管理獲得基礎利潤,通過商業模式增長10倍利潤,在此基礎上通過資本市場放大50倍的企業價值,所以卓越企業的價值是傳統企業的500倍。
總之,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既要掌握管理密碼靠加法做大企業價值,也要掌握商業密碼靠乘法做強企業價值,更要懂得運用資本密碼靠幾何級數讓企業價值倍增。這就是現代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與價值鏈條,也是卓越企業的發展方向,更是中國企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