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好錢
怎么管好錢,管好的標準是什么?我認為有兩個標準。
第一,不能缺錢。不能管到最后,錢越管越少,越管越沒有進賬,最后還缺錢了,這個必須要避免。
第二,讓錢快速地流動起來。不能一灘死水,要讓錢快速轉起來。
(1)讓錢快速周轉的三個因素
錢轉得快不快,一般是看一個指標,叫現金周轉期,現金周轉期跟三個東西相關: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
1)錢轉得快不快,第一要看應收賬款。財務報表的資產負債表里面,有一項叫應收賬款,我的原則是,企業最好不要有應收賬款,如果能有預收賬款最好。如果企業確實有應收賬款,也不是經營不下去,但必須要加速應收賬款的周轉率,就是說,應收賬款的數額越小、收入的規模越大,就加速了周轉率。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能不賒賬就不賒賬,即便賒賬也要快速把它收回來,賒賬期要縮短,這樣才能加速周轉率。
2)錢轉得快不快,第二是要看存貨。我一貫的觀點是,存貨是罪惡的,存貨是要占壓資金的,最好學豐田汽車零庫存。零庫存的意思就是生產線上沒有庫存,不積壓原材料,不是說不用,而是由原材料供應商直接就近供貨。豐田的口號是,把原材料壓在供應商的倉庫里。你看人家多聰明,原材料及時有了,倉儲的成本還不用負擔,讓供應商去負擔。這就是存貨加速周轉甚至消滅的方法。
我提倡存貨最好不要有,如果非要有,必須要降到最低。財務上有一個數學模型,叫最佳存貨模型,通過這個模型可以測算出,某個行業在產量、銷量、生產能力都確實的情況下,應該保有多少存貨是最經濟的,既不過多占壓資金,同時又不影響生產。所以說,如果非要有存貨,那必須讓銷售量加大,讓存貨周轉率加快。
3)錢轉得快不快,第三要看應付賬款。這個應付賬款,跟應收賬款反過來,最好是拿別人的東西先不付錢,意思就是,一盡量先不付錢,二盡量能把付錢的周期拖長一點。
(2)現金周轉期反映管錢水平
應收賬款周轉期,加存貨周轉期,減去應付賬款周轉期,就等于現金周轉期。
現金周轉期= 應收賬款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存貨周轉期 |
企業的現金周轉期越短越好,為負數最好。因為現金周轉期暗含的意思,就是一塊錢的投入,幾天能夠賺回來。比如現金周轉期為40天,那就相當于投進去一塊錢 ,40天以后才能收回來;如果現金周轉期是0天,就相當于不用投錢就能夠賺錢;如果現金周轉期是負的46天,意思就是把別人的錢白占用46天,還不用付利息。
所以判斷企業優秀不優秀,就看這個指標,如果現金周轉期正數越大,說明企業錢管得不好,管理密碼里面財務管理密碼掌握得不好;如果現金周轉期數字來得越小,甚至是負數,說明企業財務管理密碼掌握到家了。比如剛才說負46天的是誰?蘇寧電器。相當于蘇寧電器不用投錢,拿別人的錢白拿46天再賺自己的錢。咱們想想,蘇寧電器這樣的企業,從盈利模式來說,是不是比銀行還要好?銀行吸收儲戶的錢還必須得還本付息,蘇寧至少不用付息。什么樣的單位是好單位?看看這個單位的財務報表,如果這個單位的財務報表上現金周轉期小于零,就是個好單位。
怎樣去管好錢?最終就是要讓現金周轉期趨于零,甚至為負數,這是企業管好錢的一個標準。
2.分好錢
企業家對于怎么掙錢比較在乎,但是錢到腰包里以后,怎么分錢他不在乎,認為賺錢很難,分錢有啥難的?其實,對于一個優秀企業家來說,還必須要把錢分好。很有可能由于分錢沒分好,導致企業股價下降、越做越小、分崩離析。
(1)跟政府分好錢——依法納稅
跟政府處理好分錢的關系,意思就是,必須要給政府交稅。我們知道,由于種種原因,民營企業確實在納稅方面有那么一些說不清楚的地方。如果是一個小企業,又不立志于以后做成一個行業標兵的話,可能這種現狀還能維持,但是如果立志把自己的企業做成行業內的領軍企業,那你必須要處理好跟政府分錢的關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該繳的稅一分錢不少繳,當然,不該繳的稅一分錢也不多繳。
(2)跟員工分好錢(工資、期權)
我相信有好多企業家會說,分錢第二個就應該跟股東分。我說不是,跟股東分錢要排在后邊。有人納悶了,這企業不是股東掏錢做的嗎?可是,想想看,你企業的錢是從哪賺來的?有些老板說,錢是從客戶那里賺來的,是不是應該把客戶放在第二位?還不是。為企業賺錢,到底是誰的功勞?是員工,員工做得優秀,客戶才愿意把錢塞到你的口袋里。所以,我認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應該把跟政府分錢放到第一位,第二位就是跟員工、跟團隊去分錢,這是必須要做到的。一個優秀的企業,員工團隊的工資應該在同行業里面處于領先的地位。當然了,既要保證工資水準,又要能調動員工積極性。此外,對于一些骨干、核心、有貢獻的員工,還要有期權,這也是必要的。要想讓員工跟你長期共同發展,必須要把他的長期利益和企業發展綁在一起,這才能讓企業可持續地發展。
(3)跟客戶分好錢——滿足客戶需求
第三位才是跟客戶分錢,就是一定要把客戶關系處理好。過去一提起客戶關系,往往是“三陪”到底才能處理好,陪吃陪喝陪玩,再給傭金。這種方法,我相信再往后三十年,慢慢地,模式就要改變,甚至要退出歷史舞臺了。那什么方法開始重要了?就是滿足甚至是創造顧客的需求。顧客需要什么,你能夠及時滿足,甚至顧客還不需要的,你提前替他想到了,你想這種企業能不把客戶抓住嗎?客戶能不愿意給你送錢嗎?客戶會哭著喊著給你送錢。比如蘋果手機,想買買不著,還要托人去買,而且還那么貴,為什么?還不就是因為人家滿足顧客需求了。我原來對蘋果手機沒感覺,但是現在使用以后,覺得這個東西確實好,尤其適用于像我這樣總出差的商務人士,用它發郵件、寫微博都很方便,甚至手機上還能看電視。人家東西設計得這么好,它再貴我也愿意用,不是嗎?所以說,你必須要滿足甚至是創造客戶需求,客戶才愿意跟你分錢。
做生意、做企業,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一個能做大的企業家,在跟客戶打交道的時候,應該這么想事,應該這么算賬?你首先應考慮的是客戶能賺多少錢?把讓客戶賺的錢放在第一位。然后你再算,你能從他身上賺多少錢。我覺得,這才是一個正確的思維。
(4)跟股東分好錢——股權結構、股利分配
第四個才輪到跟股東分錢。既然是股東投的錢做企業,你就得讓他賺錢,要讓他分紅。如果跟股東分不好錢,也有可能導致企業分崩離析。這樣的案例也很多,由于股東之間分錢分得不愉快,吵吵鬧鬧最后分家;就算不吵吵鬧鬧,也有分家的;還包括幾個兄弟做的企業,由于利益分配不一均,兄弟之間分家也是經常有的事情。
針對上市公司,我認為給股東分錢也很重要,要是股東總不分紅,在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股民就會用腳投票。中國內地的資本市場不成熟,中國內地的股民也不成熟,他們壓根兒就沒指望靠分紅去掙錢,全是靠投機去掙錢,所以說中國內地股市不健康。在健康、成熟的股市上,分紅是很重要的,分紅的時間、形式恰到好處,股民就愿意買你的股票,股價就會上漲;如果不分紅,或者分紅分得不是恰到好處,股價就會下跌。穩健型的股民,喜歡年年分紅;投資型或者叫冒險型的股民,喜歡現金紅利少分點,股票紅利多分點。所以說,跟股東分紅也是個藝術。
其實企業融資上市,讓企業財富增值,這只是一關;還有一關重要的,就是上市以后怎么能讓企業繼續增值,這就涉及股利的分配,這是上市公司管理的一個重要話題,即上市公司的價值管理。
3.錢生錢
讓錢生錢的秘訣在于后面要講的資本密碼。所謂錢生錢,就是怎么能夠讓自己的財富快速去增值,最高境界是拿別人的錢給自己掙錢,說白了,就是以自己最少的資本,去吸引別人更大的資本。
來源:摘自《企業干得好不如賣得好》
作者:馮鵬程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資本運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后
(作者簡介:“企業財富管理理論”創始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EMBA及總裁班授課教授。研究領域:互聯網經濟下的資本運營、戰略與商業模式、財務戰略管理、企業上市、并購重組、企業國際化等。已成功為上百家企業提供培訓、顧問咨詢和投融資服務。專著:《企業干得好不如賣得好》《小企業也能活100年》《零基礎學會計》《解密企業財富密碼》(光盤)《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