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參加了幾個商業聚會,發現大家聚在一起不討論房價了,討論什么?討論移民。我覺得這個現象很有意思,這說明什么?可能是我們整個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都有關系。我在想,對于這些問題逃避不是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案,我們還是應該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面對。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創造了許多了不起的商業成就,同時又有許多東西遭到了難以逆轉的破壞,我想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感同身受,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離。因為利潤而破壞了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就一走了之, 移民他國做富翁了,想得倒是簡單,問題是你移得了身體移得了心嗎?移得了心移得了根嗎?
我們腳底下的這片土地,不是從祖宗那里繼承來的,是從子孫那里借來的。我們今天如何還給子孫一個完整的土地?這是最根本的倫理,中國人什么都不怕嗎?真的不怕殃及子孫后代嗎?
目前大家對商業環境很顧慮、焦急,但是我仍然抱有一份希望,因為中國人在骨子里是愿意為子孫留下一片藍天碧水,只是過去的三十年讓我們迷失了。我希望把真道還給大家每個人內心的良知與善良。
稻盛和夫的“敬天愛人”之所以行得通做得好,是因為它順應人性的心性,聽到或看到稻盛和夫的行為, 企業領袖們的內心一定會有許多的感悟。 作為商業領袖,既有對自己的責任,也有對社區的責任,要保證商業的行為更要保護自然資源。如果你能夠想到這些東西,不僅你在商業上能成功,同時你還會成為這個業內的標桿,讓其他的人也效法你的行為,這樣會為社會帶來很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