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12月29日《寰宇大戰略》,以下為文字實錄:
邱震海:2013年就要正式結束了,回顧這一年,可以說改革是全民上下的,至少是一種期待,所以今天我們看看這一年中國的改革到底怎么樣?您、我,還有我們的專家,大家都是不是滿意,所以今天我們請來兩位嘉賓,一位是溫元凱先生,另外一位是遲福林先生。
坦率來講,我說今天在中國四十歲以上的人提起兩位的大名都是認為是鼎鼎有名的,可以說是兩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的老將,同時今天參加我們討論的還有三位戰略觀察員,也會加入我們的討論,先看看剛才兩位,溫教授非常犀利,遲院長說中國今天上下是有改革的全民的共識,許多朋友在觀望,但是還是期望改革,您認為中國今天根本就沒有什么共識,為什么?
溫元凱:為什么呢?因為我認為大家老百姓是期待改革的,但是老百姓期望的是實在的改革,是動真格的改革。
邱震海:您認為現在的改革不實在,沒有動真格?
溫元凱:我認為動真格遠遠不夠。
邱震海:您期待的動真格是什么?
溫元凱:我首先反映一個現象,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中國的股市,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連跌了幾個禮拜。
邱震海:我告訴你溫教授,你不能把中國的股市拿來說事,中國的股市是除了希臘之外最爛的一個股市,你不能把股市拿來說事。
溫元凱:另外就老百姓盼望中央動真格,當然老百姓也有很滿意的,比如說反腐現在就動真格,打了幾個大老虎,可能有更大地老虎,老百姓絕對衷心擁護的。
邱震海:中國的改革那么多年,一直在急不得和等不得之間左右徘徊,左右掙扎,有人說急不得,急不得,但現在中國改革是等不得,等不得。我們穿越時空送到,二位都是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的老將,35年之前,或者我們說30年之前中國的改革的氛圍是什么樣的?
溫元凱:當時中國,最近習近平總書記講,改革是中國倒逼出來的,因為35年前以前文革剛結束,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而且也爆發了所謂社會的動蕩,所以老百姓迫切地希望變革,而且鄧小平提出開放。我們打開門窗一看,發現我們過去宣傳的資本主義,臺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完全是胡說八道,對吧,我們嚴重地落后,我們的收入只有人家幾十分之一,所以當時改革就成了全民的共識,全民下海。
邱震海:你談到改革,你談到當年,讓我們現在穿越時空隧道,我給二位一個驚喜,首先看看30多年之前的溫元凱是個什么樣子,我們請導播出一下,看看這個中間,今天已經恍如隔世,我們完全不知道這個中間穿白大褂的那個是誰,當時可能在20多歲吧,當時你在干什么?
溫元凱:在科技大學指導學生做科研。
邱震海:那個時候的氛圍是什么樣的?
溫元凱:那個時候氛圍就是,我就是個科學青年,就一心想當一個居里夫人這樣的科學家。
邱震海:那個時候你跟鄧小平提出要恢復高考的建議了嗎?
溫元凱:對啊,當時已經提出。
邱震海:就是那個年代。
溫元凱:當時我們就希望推動中國更多地青少年將來能夠從事科學,做哥德巴赫猜想,做陳景潤,攀登科學高峰。
邱震海:當時用我們另外一個嘉賓,我們的老朋友周瑞金先生的話來說,80年代的中國是一個牧歌般行進的年代,很貧窮,但是一個牧羊的少年在牧歌般上,未來能夠看到希望,同時我們還有一段視頻,可能是溫教授您也忘了,我們請導播給我們看一下,給你一個驚喜。
2008年《震海聽風錄》片段:我認為80年代中國最可寶貴的是一個思想大解放的時代,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你們要知道要富起來,這個對共產黨的哲學來講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我們共產黨過去一致是認為是窮人的代表,帶領窮人鬧革命,斗倒的富人才所謂解放了新社會。
邱震海:這個是五年之前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忘了,這個是2008年的11月26日,當時我們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30周年的時候您上我們《震海聽風錄》。
溫元凱:對。
邱震海:五年過去了我老了很多,您依然還是這個樣子,您的激情依然不減。
溫元凱:當時就是,這個也是確實很重要,當時鄧小平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個口號今天看起來是非常了不起,他就開始共產黨鼓勵老百姓創造財富,當時財富外邊報道是中國打開了一個閘門,從涓涓溪流到一個浩浩蕩蕩地社會潮流,所謂全國當時都希望富起來,當然今天的問題來了,怎么樣使更多地人富起來,我們現在是造成了嚴重地貧富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