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掌紋醫學的研究,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主要是通過臨床看病,來收集大量的病例和手圖,然后針對掌紋的變化和病人的臨床癥狀進行對比分析,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發現了百種以上的疾病在掌紋上的變化規律,盡管在這個研究中,仁者說仁,智者見智,但是,我們研究的腳步從來沒因為被人反對而有停止過,因為我們真的像阿里巴巴發現了“芝麻開門”的咒語一樣,已經著魔在方寸的手掌上探寶不疲了。隨著掌紋醫學逐漸被接收,我們在這方面的學術成果也越來越多了,在這本書中,我想貢獻給讀者的是:關于掌紋與五臟六腑(五臟是:心、肝、脾、肺、腎。六腑是: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專門論述了中焦的——胰腺)的關系,這是從中醫的角度來探討掌紋的一個研究,當然掌紋醫學不光是與中醫理論有關,其實關系最主要的還是西醫的解剖學,所以在討論五臟六腑的時候,我們還時時要根據西醫的觀點,談到五臟六腑的解剖學位置和功能。
“五臟六腑”的稱呼源于中醫的診斷學,中醫就是根據五臟六腑來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而且是根據五臟六腑來制定病名,例如:肝腎陰虛、脾胃不合、心不養血、肺不納氣等等。而西醫則是根據“系統”來分析和治療疾病的,西醫認為人體是由12大系統組成的,它們是: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血液系統、淋巴及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視覺和聽覺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皮膚系統。而中醫則把這些系統集中在了五臟六腑、三焦和十二經絡之中,所以此書先從中醫的五臟六腑來討論和掌紋的關系,我會在另外的書中繼續探討西醫解剖學和掌紋關系的新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