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心理學者、情商教育專家張怡筠博士受邀蒞臨“嘉定區第十八屆家庭教育宣傳周暨第八屆鄰里節”現場,為嘉定的爸媽和幼教工作者們帶來主題演講——《如何培養幼兒的情商能力》。張博士說,教育的首要目標,是幫助孩子先成“人”,然后成人才。培養能獨立,能快樂,能自我實現,活出精彩自我的人。而成為人格健全心理健全的孩子,情商是關鍵。那么,情商是什么?
“情商不是拍馬屁,不是口是心非,也不是巧言令色,而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理解他人情緒,創造共贏人際關系的能力。所以,如果做父母覺得教孩子很吃力,常常意味著自己的情商要充值了。”
情商有多重要?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工作成就中情商與智商的貢獻的比例是2:8,影響孩子長大后會不會快樂的因素幾乎100%都與情商有關。
研究表明,6歲前孩子的大腦神經快速發展,所以,情商教育要從幼兒開始。2011年1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對1037名兒童研究發現,跟蹤研究30年發現,幼兒時期自制力強的孩子,長大后身心更健康,個人經濟狀況更好,問題行為更少。所以,面向未來,培養孩子的情商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