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不只是“會不會發脾氣”的指標
EQ(Emotional Quotient)是“情緒商數”的英文簡稱,它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情緒智
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簡單地說,EQ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
的能力指數。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EQ誕生的過程。
早在1920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桑戴克(E.L.Thorndike)就首先提出了社會智力
(So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認為擁有高社會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
力,能在人際關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動”。1926年推出了第一份社會智力測驗(George Wa-
shington Social Intelligence Test),問卷的題目包括了指認圖片中人物的情緒狀態,
以及判斷人際關系中的問題等。
然而接下來的幾十年,心理學界在這方面的努力停頓了下來,主要是因為大家都忙著
發展及研究IQ測驗。當時認為IQ(亦即一個人的數學、邏輯、語文以及空間能力)會決定
每個人的學習及受教的能力,因而影響將來的工作發展及表現。一直到1983年,美國心理
學家嘉納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了影響現今教育體系甚巨的“多元智力”理論。他
認為首先只重數理、語文能力等的傳統定義“智力”的方式(亦即IQ)需要大幅度修改,
因為一個人的IQ雖然與學校成績有很高的正相關(IQ愈高,功課愈好),但在其他方面,
例如工作表現、感情及生活滿意度等,預測力就明顯滑落不少。
嘉納教授在他的多元智力理論中,多加了幾項智力,包括了音樂、體能以及了解自我
和了解他人之能力。而這后兩項,讓“社會智力”的概念再一次受到教育界及心理學界的
重視。
第一個使用“EQ”這個名詞的心理學家巴昂(Reuven Bar-On),在1988年編制了一
份專門測驗EQ的問卷(EQ-i)。根據他的定義,EQ包括了那些能影響我們去適應環境的情
緒及社交能力,其中有五大項:①自我EQ;②人際EQ;③適應力;④壓力管理能力;⑤一
般情緒狀態(樂觀度,快樂感)。
接著又有心理學家沙洛維及梅耶(Salovey & Mayor)在1990年提出“情緒智力”的定
義。他們認為情緒智力應和樂觀等人格特質區分開來,所以他們對EQ的定義,強調在了解
并運用情緒之方面。目前另一個在各國廣泛使用的EQ測驗(MSCEIT),即為他們的最新研
究成果。其中的問題有以下幾大項:①察覺及表達情緒的能力;②在腦中想象情緒狀態的
能力;③了解情緒的能力;④控管情緒的能力。
真正讓“EQ”一詞走出心理學的學術圈,而成為人人朗朗上口的日常生活用語的心理
學家,是哈佛大學的高曼教授(Daniel Goleman)。他在1995年出版的《EQ》一書(Emo-
tional Intelligence),登上了世界各國的暢銷書排行榜,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EQ熱潮。
高曼發現一個人的EQ對其在職場的表現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舉例而言,一個針對全
美國前五百大企業員工所做的調查發現,不論產業類別為何,一個人的IQ和EQ對他在工作
上成功的貢獻比例為IQ∶EQ=1∶2。也就是說對于工作成就而言,EQ的影響是IQ的兩倍;
而且職位愈高,EQ對工作表現的影響就愈大。此外,對于某些工作類別,例如營銷、業務
以及客戶服務等,EQ的影響就更為明顯。
因此高曼針對職場的工作表現,提出了他的工作EQ架構。經過不斷地測試和修正,目
前高曼的工作EQ內容共有四大項,十八小項。
想知道你的工作EQ高不高嗎?請一起來檢查一下你的各項工作EQ能力。
十八項重要的工作EQ
自我情緒管理能力:
? 自我察覺
(1)意識到自己情緒的變化:解讀自己的情緒,體會到各種情緒的影響。
(2)精確的自我評估:了解自己的優點以及不足之處。
(3)自信:掌控自身的價值及能力。
? 自我管理
(4)情緒自制力:能夠克制不當的沖動。
(5)坦誠:展現出誠實及正直;值得信賴。
(6)適應力:彈性強,可以適應變動的環境并克服障礙-。
(7)成就動機:具備提升能力的強烈動機,追求卓越的表現。
(8)沖勁兒:隨時準備采取行動,抓住機會。
人際關系管理能力:
? 社交察覺
(9)同理心:感受到其他人的情緒,了解別人的觀點,主動關心他人。
(10)團體意識:能解讀團體中的發展趨勢、組織結構和運作方式。
(11)服務:體認到客戶及其他服務對象的需求,并有能力加以滿足。
? 人際關系管理
(12)領導能力:以獨到的愿景來引導及激勵他人。
(13)影響力:能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14)發展其他人的能力:透過回饋及教導來提升別人的能力。
(15)引發改變:能激發新的作為。
(16)沖突管理:減少意見相左,協調出共識。
(17)建立聯系:培養及維持人脈。
(18)團隊能力:與他人合作之能力,懂得團隊運作模式。
這么多的內容,足足有十八項,真的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都不簡單。而要十八般武藝
俱全,豈不難如登天?
請先別擔心,事實上,一個人只要能在這十八項EQ能力中,有五六項特別突出,而且
是平均分布在四大項能力中的話,那么在職場上的表現,就會非常亮眼了。
要測量工作EQ,目前廣為使用的量表是“情緒能力問卷”(ECI:Emotional Compet-
ence Inventory)總共有110個題目;很特別的是,ECI使用的是360度全方位的數據收集
方法,它不只是問當事人,也會從他的上司、屬下和同事,來了解當事人的工作EQ,得出
來的結果當然就比較客觀而準確。
21世紀是EQ的世紀,只要掌握了工作EQ,你就能擁有超高的情緒生產力,而成為真正
樂在工作的績效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