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老業務員曾經這樣講,業務員最重要的工作有三個:第一個,拿訂單;第二個,拿訂單;第三個還是拿訂單。這句話形象的說明了訂單是業務員的生命,沒有訂單,業務員只是行尸走肉。公司財務生產行政等內部員工對于業務員的印象大多是:一臉疲憊,白襯衣,黑色西褲,黑皮鞋,背個公文包,難以見到人,即使見到了,一扭頭又不見人了。大多數內部員工對于業務員只知有其人,不知其人如何,而對于大多數業務員來說,對公司內部人員也是如同陌生人。
有一個笑話,一個老業務員A離職,前往人事部辦理手續,對人事部一位同事說:“我想問一下,B在嗎?”該人事部同事疑惑的看著他說:“我就是”。A說:“哦,你就是啊,你是新來的吧,我在公司三年了,第一次見到你。”B更加疑惑的說:“我也來了三年了,第一次見到你。”兩人面面相覷,不知所措。這個笑話描述了目前業務員對公司內部支持同事不認識,不熟悉的現狀。
1、老子天下第一,公司內部支持同事都是我們業務員養活的,如果沒有我拉過來的訂單,公司就停止了運轉,其他人都要下崗;
2、不了解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與人員崗位,只是拿訂單,然后扔給營銷助理去搞定,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拉單,其它的事情與自己無關;
3、不了解公司內部訂單到生產,物流配送的各種銜接,一旦訂單出了問題,把問題一股腦丟給了公司支持同事,到了月末開會總結的時候,在會議上只是一味指責內部人員,與內部支持人員關系處理不好,鬧得僵,你不“鳥“我,我不”鳥“你;
作者認為,內部溝通能力是業務員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一個優秀的業務員如果想走上更高職位的話,必須具備良好的內部溝通能力。試想一下,在公司內部,任何一個部門,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離開其他人的支持。一張訂單需要研發、生產、倉庫、物流等多個部門配合,才能完美及時送達到客戶手中,如果任何一個部門不支持,或者部門員工不配合,這個鏈條就轉不起來。內部溝通是不同部門,不同員工之間的潤滑劑,沒有它,步履維艱,難以前行;有了它,少了磕磕碰碰,套用一句某一品牌潤滑油的廣告詞:潤滑的力量,讓工作更流暢。
當我們埋怨自己的訂單為什么遲遲沒有生產的時候,我們是否會反思與產銷銜接同事是否搭訕過,主動交流過;當我們疑惑自己的月度提成費用為什么遲遲未發放的時候,我們是否會反思與財務同事是否一起吃過飯,唱過K;當我們埋怨為什么自己客戶的產品總是遲遲交貨的時候,我們是否會反思與物流同事是否打了個電話,追蹤過;或許,你覺得這些無所謂,但是到了關鍵時刻,這些就是“有所謂”。
作者做業務員的時候,說不上“溝通達人”,但與內部支持同事的溝通能力還是比較順暢到位的,碰到有什么問題,可以迅速找到當事人,并且能夠迅速解決掉,我想這也是平時主動溝通交流積累的結果吧。
1、態度要誠懇,姿態要謙卑
業務員經常需要內部支持同事的幫忙處理事情,經常是大呼小叫的,某某,我下的單搞定沒有?怎么還沒有搞定;某某,我的訂單排產沒有,快點啊,要不然黃花菜都涼了;某某,那個文件王總批了沒有?怎么還不批啊,這個事情很緊急的……
相信以上這些言語很多業務員都不陌生,首先這些話一說出口,我想這個事情多半都不會有好結果。
內部同事并不是你的下屬,他們對你的頤指氣使會有什么想法,相信嘴上不說,心里面也是不悅的,憑什么對我大呼小叫的,我也不是你的仆人,再說了,別人也是有很多工作,并不是單單處理你這一件事,再怎么說,也要排隊等候吧。我想你的訂單也好,報銷單也好,報告單也好,恐怕都要再等上一段時間,態度上的強硬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對待內部同事,首先要從態度上改變,態度要誠懇,姿態要謙卑。大家都是為了公司做事情,很多事情不是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的,還需要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而內部同事也需要執行這些制度。業務員往往會把制度不流暢遷怒于公司內部同事,確實大錯特錯,不如靜下心來,學習一下規章制度,了解一下內部運作流程,與內部員工同事商量一下,是否有解決辦法與方法,這樣自己順心,別人也樂意。
2、小禮物,小祝福
作者在做業務員的時候,經常出差回來的時候,都會帶給公司內部同事一些出差地點的特產,雖然都是一些糖果巧克力工藝品等小東西,但是這些卻能拉近與同事之間彼此的距離,說明在你的心中,還有一些空間是留給內部同事的。通過這些“小恩小惠”,我也得到了同事的“感謝”,比如費用報銷的時候,如果不合格,財務同事自己找了些正規發票幫我貼好,如果不然,就要等上一個禮拜回辦公室后自己處理;比如我所跟蹤客戶的訂單,優先審核排車的,雖說這樣不妥,但是在銷售旺季卻能幫得上大忙;比如有些客戶打電話直接到公司,公司同事經常會將這些信息轉交給我,有助于我個人業績的提升……
有些業務員經常吹噓到:與某個客戶稱兄道弟,說一不二;與某個客戶兩肋插刀,訂單不斷;與某個客戶情同手足,無話不說,但很少聽他們說與內部同事關系如何。作者建議業務員拿出十分之一與客戶拉關系的能力與內部同事拉好關系。這不是浪費時間,這不是浪費金錢,這不是浪費精力,這是幫助你提升工作業績。出差帶個小禮品,回家帶回來一些特產,逢年過節發個短信,生日打個電話等,這些都是必要的。有些業務員同事做得不錯,他們經常與內部同事聊天,一起吃飯,特別是一些關鍵崗位,比如財務經理、生產部經理、總經理秘書、人力資源部經理等,甚至經常去唱K旅游來增加雙方的關系。
3、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相信大多數業務員都需要反饋數據,寫作業等,比如反饋客戶信息,以方便總部備案;比如提供工程信息,以便準確發貨;比如提供渠道信息,以便統計渠道信息等,這些都是在工作當中必不可少的“作業“,是企業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對策。
有很多業務員很反感,很討厭這些作業,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拿訂單,這些作業不應該做,也沒必要做,其實這種思想是錯誤的。我們在工作當中,往往要求別人配合這個,支持那個,但卻不愿意配合別人做事情,支持他人完成業績。通俗一點來說:我們只想著得到,不想付出。久而久之,其它同事都會對你敬而遠之,他們不會再主動幫助你做事情,你也失去了更多同事的支援。
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我幫助你完成工作,你協助我搞定任務,兩全其美,天底下沒有掉下來的餡餅,只有付出了,幫助過他人,才會得到他人的回報。
來源:優優培訓網 作者:馮社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