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3月2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到24號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俄羅斯是他當選國家主席后出訪的第一站,兩國的經貿合作被寄予厚望。但是有分析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和第六大經濟體的兩個國家間,經貿合作卻遠沒有充分表現出應有的潛力。
從數據來看,中俄兩國去年貿易額同比增長11.2%,達到881.6億美元,卻不及中美雙邊貿易額的五分之一。同時,中俄貿易增長速度下降了近4倍。相比起政治合作,中俄兩國的經貿合作顯得有些落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認為,相比起中俄之間的政治合作,兩國的經貿合作顯得有些落后。徐洪才說,中國和俄羅斯都是大國,在世界格局當中舉足輕重,并且中俄在一系列的重大國際問題上有一致或者相似的立場,因此中國和俄羅斯要攜手合作,這樣才有利于形成某種制衡,避免美國一手遮天。
俄羅斯曾經是世界上第二大強國,現在仍然是軍事強國和政治大國,中俄經濟合作規模不大,原因也有三個方面:一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主要是發展經濟,發展經濟需要資金和技術,而這兩個重要的生產要素主要是來自于美國、歐洲和亞太地區的一些發達國家,俄羅斯相比之下這方面的實力相對較弱。第二,90年代以來,俄羅斯轉型采取的是休克療法,大規模搞私有化,這種發展的模式和中國所選擇的漸進式的改革路徑是不一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雙方的合作。第三,俄羅斯商業環境不太理想,再加上中國人對俄羅斯的貿易法規了解不多,信息不對稱,也影響了雙方的深化合作。但去年雙邊貿易已經達到882億美元,而且增長速度很快,所以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徐洪才認為,中俄之間的經貿合作還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在多邊合作方面要加強協調,像聯合國、20國集團。第二,在雙邊的經貿合作方面,因為經濟的互補性很強,在傳統的石油、天然氣和能源領域還有巨大的空間。第三,在一些具體的領域,比如在遠東和西伯利亞這些地區進行開發和投資。另外貝爾加湖已擁有全世界20%的淡水,我們中國東北、西北、華北可以在這方面展開合作。
徐洪才說,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是典型的互利共盈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在這方面可以用多層次多角度展開全面的戰略合作,可以為其他的國家樹立一個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