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意識與質量零缺陷》
——用高質量贏得高價格
一.課程背景
我們在日常的質量管理中,經常會面臨由于質量意識和技能不夠所引發的質量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員工的質量意識不夠問題是質量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也是廣大客戶的共同關注。同樣任何質量事故的出現都與質量意識息息相關,質量意識是我們一切質量問題的根本,也是我們提高質量的瓶頸。
事實證明:制約產品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往往不是技術,而是落后的質量觀念和對待質量的態度。
質量意識的管理就是讓無形的質量意識與有形的工作質量結合起來,讓模糊的質量意識與員工的績效結合起來,讓質量意識的管理體制起到實質性的作用,最終為企業的發展培育出有高質量意識的員工,進而為產品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具備質量意識的同時,還應掌握質量改善所需相關技術工具,期望達到員工既想把質量干好,又會把質量干好的效果。所有質量管理工具的講解從實用和實效角度出發,通過案例講解,讓學員掌握工具的具體使用,必要時附以練習和答疑強化對工具的理解。
二.課程內容(共二天、約十二小時)
模 塊 培 訓 內 容
一、提高質量意識保障產品質量 1、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 2、質量的含義
3、影響產品質量的五大因素 4、質量意識的內涵
5、質量意識讓你得什么又失去什么
故事:1)鼓破了之后 2)千萬元的質量賠款
案例分析:企業衰敗——質量之禍
討論:日本行,為什么中國不行
問答:說說曾經讓你頭痛的質量經歷
二、 質量管理八大原則 1、質量管理八大原則之內涵 2、八大原則具體實施辦法
3、企業質量管理失敗原因分析與對策 4、一個關鍵二個基本三個方法
5、一、二章重點知識回顧競賽試題
故事:1)好老爸與產品質量 2)小舉動 大影響
方法分享:下工序拜訪
游戲:喊口號 表決心
三、 質量意識的培養 1、常見錯誤的質量觀念 2、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念
3、養成良好的質量意識要注意什么 4、質量意識提升五大方法
5、員工應具備的質量意識 6、質理管理的四不政策和五不放過
故事:1)怎么會這樣 2)產品報廢之后 視頻:1)砸開世界大門 2)改善之歌
互動:依次選出你最認可的三個質量口號,做為本企業標語
四、提高質量意識的三大核心和一個關鍵
1、無利不力,將質量指標納入KPI 2、績效面談與改善
3、五種常見的激勵方法 4、質量績效考核的誤區
5、責任大于能力 6、權責明晰,準確快速找到責任人
7、質量問責制 8、培訓是質量管理的第一道工序
9、培訓內容、對癥下藥 10、讓培訓有效,培訓新方式
11、培訓后的三種轉化 12、執行方程式
13、執行不佳的十個原因及對策 14、三、四章重點知識回顧競賽試題
故事:考核前后 案例分析:質量指標問題在那里
故事:1)好質量是逼出來的 2)退休工人的終生遺憾
互動:跟我學 經驗分享:《培訓行為轉化表》
五、TQM全面質量管量 1、四全質量管理 2、TQM之基本觀點
3、實現零缺陷之動力 4、員工的四種意識和三種檢查
5、本章重點知識回顧競賽試題
故事:1)遺憾的最后一公里 2)如此返工,成本太大
案例:知名企業質量改善提案
六、用零缺陷實現高價格
1、零缺陷是理想,全良品可以實現 2、一個核心,二個基本點
3、三個需要、四個基本原則 4、零缺陷應具備的心態
5、做好預防措施的四類辦法 6、基層員工的六項修煉
7、五、六章重點知識回顧競賽試題
案例分析:1)都是包裝上的油墨惹的禍 2)算一算,企業損失多少
案例分享:1)錄像分析作業不良 2)麻煩報告板
七、零缺陷質量管理從我做起
1、營銷過程質量管理方案 2、設計過程質量管理五大工具
3、采購過程的零缺陷質量管理 4、供應商管理的八大指標和十大誤區
案例分享:華為公司供應商考核與績效評估表
討論:1)為什此產品成了短命的孩子 2)三種特殊供應商如何質理管理
八、生產過程零缺陷質量管理
1、有效實施生產質量管理的六個重點 2、生產現場質量的保證——標準化
3、員工的四種意識三種檢驗 4、關鍵工序控制的七種方法
5、七、八章重點知識回顧競賽試題
案例共享:1)某上市企業生產過程控制計劃CP 2)生產檢查表
故事: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
九、品管部零缺陷質量管理
1、質量目標建立應注意的四個問題 2、品管單位的二大角色和三大責任
3、檢驗機構的四大權限 4、質量檢驗的四大功能
5、專業檢驗人員的素質要求 6、檢驗站的設置原則
7、工序質量檢驗的八大要求 8、成品質量檢驗的三大注意
討論:1)為什么他們做不好專業品管 2)專業品管需具備什么特質
案例分享:1)檢驗規范范例 2)巡檢表范例 3)首件檢查表范例
十、 零缺陷質理管理有效工具 1、、新老QC七大手法 2、對策表
3、伏特8D 4、提供學員統計軟件使用說明
5、九、十章重點知識回顧競賽試題
案例分析:艾默生公開司8D報告
問答:你到底學到了什么
練習:指出此改善報告都有那些問題
課后作業:學員完成《培訓行為轉化表》
采取授課為主,輔之以現場答疑等互動交流方式進行,培訓內容注重實用性,穿插了大量案例分析,故事以及小組討論。對重點內容輔之以練習加強理解,并讓個別學員分享成功實踐經驗,為我所用。
三.參會對象
生產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其它部門管理人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