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管理管什么?
為了適應企業發展形式的新需要,不少企業成立了專門的現場管理崗位或機構,但作為這些崗位上的管理人員來說,有的仍然對現場管理到底管什么搞得不太清楚。簡單地認為,現場管理就是對生產現場的物進行控制,還有一種認為就是現場僅僅是指生產現場。這些都是對現場概念的狹義理解。所謂現場,就是指企業為顧客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和服務以及與顧客交流的地方,現場為企業創造附加值,是企業經營活動最活躍的地方,如果再廣義一點來給現場下定義的話,現場應指人們所有工作的活動場所。那么現場管理到底管理什么呢? 一、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作為現場管理者必須竭盡全力為屬下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保持人員、物資和設備三大生產要素隨時處于良好的狀態,這是提高現場管理水平的關鍵。在三大生產要素中,人是最活躍的、最不容易控制的因素,其中了解屬下思想動態就是一項非常細致而重要的工作。因為人的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很大,如人際關系的影響、工作環境的影響,同時還有其本人自身身體狀況的影響等,所有這些影響都直接影響員工的工作狀態和工作質量。其次是對物資和設備的控制,在這項控制中,各企業都制定許多標準和方法,也集中了大量各個層次的技術人員,最缺乏的就是執行力,要想使該項工作有序,現場管理人員第一個就應該是執行型人,否則,標準再多,管理制度再健全也只能是一沓死文件,關鍵就是要通過執行型現場管理人員去把這些標準和制度激活、用好。 二、消除不利因素 生產活動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現場如發現異常情況,必須立即查明發生異常的真正原因,從根本上采取防范措施,并由此制定新的規范和標準。現場的各個工作流程的目的就是為完成預定的工作目標,對這些流程進行控制實際上就是要消除各種各樣的不利因素。其中找出防礙正常工作流程的異常原因并采取對策是現場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們知道,生產的三要素是人、物、設備,再加上作業方法構成了生產活動的4M。一般來說在4M中異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操作者精神狀態不佳 (2)原材料供應不足 (3)設備出現故障 (4)其他外界環境不能滿足要求 (5)工藝或工藝質量出現問題 當出現以上異常時,作為現場管理人員應該及時查明異常的真正原因,并制定應急措施,然后才尋求制定長久的對策,如必要時修改作業指導書。 三、解決現場問題 在實際工作中,現場問題會很多,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對他們進行排序并探索解決方案。在這些問題中,如生產設備故障;上下級之間溝通出現障礙;青年員工缺乏培養;老同志的積極性不足等等。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但這些問題無外乎分為兩種,一種是發生型,一種是設定型。所謂發生型,就是指諸如事故、不良品產生等現在發生的問題,而設定型就是預測將來的情況發生變化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但無論是什么問題都可以按以下步驟來處理: 首先確定問題的存在,以及問題的嚴重程度和緊急程度,分析導致問題的各種可能原因并篩選根本原因。 其次是針對根本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多個方案,選擇并執行最佳方案。最后是及時評價方案實施的效果并修正方案。 四、建立合理有效的組織結構 作業的現場是由許多不同工種的人員集結在一起進行協同工作的,他們相互聯系、協同作業,以各自的作用來共同完成組織目標。這里提到的組織結構不是普遍意義上的機構建設。而是指一種無形的組織形式。在現場,即便是每一個人都十分優秀,但如果不將他們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自能力,僅憑某一個人單兵作戰是不利于完成任務的。對員工來講,如果覺得企業對他沒有吸引力,所干的工作枯燥乏味,他就會工作沒有干勁,甚至想“跳槽”,一個企業如果人員變動太大了,就一定不會是一個好的企業。因為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就會渙散企業的凝聚力,自古以來人的動力中,核心是“利”,這里所說的“利”不僅僅是薪水,也指好的晉升機會、業務水平提高等等。所以現場管理人員必須有服務下屬的意識,從各方面指導下屬完成工作任務,讓下屬覺得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工作。 當然現場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而旁雜的工作,需要從業人員長期積累經驗和學習掌握最新的理論知識。做一個有心人,這項工作一定會有所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