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風險,30年高速發展的經濟,60年沒有金融危機的體驗,讓所有人都以為經濟增長只是簡單的線性增長”,著名國際金融學者宋鴻兵9日稱。
宋鴻兵說,因此完全沒有對沖風險的認識,在政策上沒有預留出足夠的空間來應對樂觀判斷和嚴酷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
由太原市新華書店、山西大學等聯合舉辦的《貨幣戰爭5》太原高校公開課“山雨欲來——激變的全球金融格局”此間在山西大學舉辦,受到高校大學生的親睞。
太原市新華書店相關負責人介紹,“貨幣戰爭”這一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化概念已風靡6年,《貨幣戰爭5:山雨欲來》為“貨幣戰爭”系列的第五本,也是宋鴻兵兩年來走訪多個國家,獲得許多珍貴的一手資料、深入研究思考后,創作而成。
《貨幣戰爭5》與此前四本不同,作者不再把寫作的濃墨重彩放到對全球近代金融歷史的描繪上,而是開篇即是發生在2013年的各個金融事件,直接揭秘這些事件背后鮮為人知的秘密和其產生的深層影響,立足當下,把脈未來。
“以抽絲剝繭、通俗易懂的表述,帶領讀者看透21世紀金融市場的本質,幫助讀者建立起全新的金融知識體系,預言可能即將到來的嚴重金融危機”,太原市新華書店相關負責人稱。
宋鴻兵介紹,全書從黃金市場透視貨幣,從股票市場分析經濟,從債券市場了解資本,從回購市場探索金融,從利率市場窺測危機,從房產市場洞察泡沫,從就業市場甄別復蘇。
除此之外,并將觀察的視野擴大到2000年的尺度,從對美國經濟的近距離觀察,延伸到把握歷史脈絡的審視;從羅馬盛世和北宋繁榮的興衰拐點切入,逐步展示出一個高度近似的衰亡過程的慢鏡頭:貪婪興,則兼并起;土地聚,則稅負畸;國庫空,則貨幣貶;民力竭,則內亂生而外患至。
宋鴻兵還提到,“不懂回購利率、回購市場、抵押折損、資產置換、轉抵押、影子貨幣等,就根本不懂現代金融市場,傳統的金融學教材已全部過時,可以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