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所謂的泡沫就是經濟資源被扭曲了,配置的不合理。由于扭曲的配置背后,有強大的金融資源作為配給的力量,也就是說它已經占用了大量的金融資源。
這個時候,如果硬擠泡沫,就有可能會連帶你附屬的金融資源一起受到殺傷。就是泡沫破裂、壞賬增加,有可能會連累整個金融體系,這種金融體系的崩潰又會導致實體經濟出現嚴重的問題。我們看日本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就是從銀行銀行提高利息開始,最終傳導到金融,傳導到房地產和其它行業,開啟“失去的十/二十/三十年”的。
所以硬擠泡沫是存在風險的,最大的風險就是金融風險。泡沫本身是需要被擠掉的,因為泡沫本身就代表了資源配置的不合理,關鍵是怎么擠?即不能爆發金融上的危機,又要確實能把泡沫擠出來。
在我看來,唯一比較實用的辦法就是通過發展新的行業,以新代舊,同時把總量做大,稀釋泡沫的風險,而不是強硬、剛性地去擠壓舊的泡沫。如果經濟中沒有新的增長點,你就只能在舊有的盤子中間來想辦法,而舊有的盤子已經實現了徹底的利益分配,格局早已僵化。擠掉誰都會涉及到地方跟中央的關系,涉及到地方內部的產業、就業、政績等方面的問題,其實都很難辦。
而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成功,一個很大的經驗,我覺得現在依然可以借用,就是通過新成長的某些經濟部門,新發展的部門沒有什么利益糾葛,沒有即得利益的壟斷,當然在發展這種行業的過程中來自舊利益格局的阻力就會很小。
因為它是一個新的蛋糕。通過做大新的蛋糕,用新蛋糕做大所產生的新經濟力量或者叫財富,去逐漸地使過去的被扭曲的東西得到調整。也就是注入新的經濟資源化解以前的矛盾,把新的經濟增長中間成長所帶來的諸多機會,逐步地去吸納舊的泡沫中間被擠壓和占用的那些人力、物力、經濟資源。
你提供了新的機會,這邊的利潤率更高,舊的那些扭曲的部分就會自動地向新的機會靠攏。這樣的硬泡沫就會逐漸消散。以房地產為例,大家現在都去買房子,大家都去投資房地產,主要是因為你的新行業創造的機會不夠多,如果新的行業創造的機會夠多,利潤夠高,投資房地產的人他要比較利潤率,如果我在新領域中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率,我為什么還死守房地產?這樣的話,就會把很多資金吸引過來,也會把很多從業人員,搞房地產的人員逐漸轉移到新的領域中間去。
我覺得恐怕這個是唯一的辦法,能夠既不帶來經濟危機的痛苦,同時又能夠實現軟著陸,就是要做大新的蛋糕,以發展的增量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