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免有挫折,巴爾扎克說過:“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每個人在工作生活中總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如憤怒、憎恨、憂愁、悲傷、驚恐、抑郁等。如何克服這些消極挫折心理,身心愉快地去完成工作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補償法。既當個人的思想受挫時,主動選擇其他能成功的途徑來彌補自己的失敗,起到補償作用的方法。張海迪5歲時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她因此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后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15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的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給村里小學的孩子們教書,并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張海迪學習非常刻苦,曾經自己翻譯過一本10萬多字的外語小說。身體的殘疾對常人來說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和挫折,但是通過努力在別的方面取得成功就是對身體殘疾的補償。
暗示法。小忍在沒有上大學以前繪畫非常的出色,但是進大學以后,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人才濟濟,以前的出色現在變得非常平凡,于是自怨自艾,如果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應該怎么辦呢?我覺得可以自我暗示吾省吾身。當心情不舒暢或難以自制時,首先要記錄下自己的消極思想,在紙上就消滅它,別讓它在自己的頭腦中作怪
呼吸調節法。呼吸調節法是指通過調整呼吸來使身體得到松弛,進而緩和緊張情緒。如深呼吸聯系操作,其程序如下:
—選擇一舒適的坐姿,閉上眼鏡,注意自己是用嘴還是用鼻呼吸及呼吸的頻率。
—注意身體的肌肉群,盡量放松。
—用鼻吸氣,用嘴吐氣,連續做幾次平靜的深呼吸。
—深吸一口氣(可)
呼吸調節法是指通過調整呼吸來使身體得到松弛,進而緩解精神緊張。如深呼吸練習操,其程序如下:
——選擇一舒適的坐姿,閉上雙眼,注意自己是用嘴還是用鼻呼吸及呼吸頻率 。
——注意身體的肌肉群,盡量放松。
——用鼻吸氣,用嘴吐氣,連續做幾次平靜的深呼吸。
——深吸一口氣(可默數4下)、憋氣(數4下)緩慢地用嘴吐氣(默數8下),自
然呼吸幾次后,繼續做深呼吸,如此反復進行10次。
手掌置于腹部,自己能感到它的運動,將最“o”型,快習氣,短促喘氣,進行10余次。
良好的情緒培養法 。培養樂觀豁達的良好情緒有助于消除受挫情緒,提高自信心,對抗精神壓力。措施有:
體驗生活情趣,對周圍事物感興趣并具有積極的探求心理,培養多樣化興趣。
不要老是擔心自己的健康和疾病,不要過分自我注意,自我暗示自己有什么不適和疾病。
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樹立遠大的人生觀。
熱愛自己的學習和自己的工作,以學習和工作為自己的第一生活樂趣。
廣交朋友、熱情待人,遇到煩惱和心理矛盾時,主動找知心朋友談心請求幫助,以及時得到安慰和心理支持。
不要怨天尤人,牢騷滿腹。
遇事當機立斷,不要為小事左顧右盼,應該珍惜大好時光。
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人際關系要處理好,不要參與勾心斗角,要同舟共濟。
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寬宏大量,樂于助人。
遇到痛苦和積怨,不要抑制自責,門在心中,要善于轉移和分散注意力,必要時可大哭一場,發泄內心積聚的能量,這樣有助于情緒穩定。
轉移目標法,倘若需要近期難以滿足,可放棄原定方向,轉向新的目標。
差不多任何一種處境——無論是好是壞——都受到我們對待處境的態度的影響。
—(古羅馬哲學家 西尼加 L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