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到“學院派”與“實戰派”的區別,說到最近一些年出現了一種貶低甚至否定理論,過分夸大實踐、實戰、實操的潮流,現在就專門探討一下理論的價值。看看人們認為的所謂“空理論”到底空不空。人們極力推崇的所謂的實踐、實戰、實操到底有多實!
要談論理論的價值必須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理論,到底什么是理論呢?按照最樸素簡單的說法,所謂理論就是事物之間的關系、關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很顯然,這些關系、關聯,發展變化的規律來源于事物本身,是人們對事物深層次的一種認識與理解。也就是說理論來源于實踐,不是憑空想出來的。理論的價值就在于可以用來指導實踐。理論可以用于指導實踐的原因就是它是事物發展邊的規律。了解掌握了這種規律,事物下一步如何發展變化大致就可以預測了。掌握了理論,對同類事物,尤其是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發展變化規律的事物就不再需要一一實操和實踐了。
實踐、實戰與實操固然有其優越之處,比如可以獲得真實現場的體驗與感受等,但這里有一個問題必須注意,這就是有很多的事物是無法實際上也并不需要實際體驗的。即便是可以體驗和感受的事物,由于體驗者自身的原因,比如時間限制、條件限制等原因,可以體驗和感受的事物數量也是極其有限的。一個人窮其畢生又能夠實際體驗多少事物呢?更多的則是根本無法體驗。比如男人就無法親身體驗女人懷孕與生產的真實感受。而有趣的是世界上許多頂尖的婦產科專家恰恰是男士而不是女士。著名的肝病專家也無需自己親自得一次肝癌來體驗肝癌的真實痛苦與治療效果。
英國大科學家牛頓一天也沒有離開過地球,更無法到太空星際之間去體驗萬有引力和失重之類的真實感受,但是他可以把天體運行計算的分秒不差。世界各國的宇航專家基本沒有上過太空,但是他們可以把航天器,把宇航員準確無誤地送入太空,并成功回收。如此等等吧,不一而足了!
如果說這些距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有點遠,我們不很熟悉,不夠親切的話,那么諸葛亮的例子總能具體些了。在中國諸葛亮的錦囊妙計與神機妙算幾乎婦孺皆知。諸葛亮果真有這么神嗎?如果用現代科學解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其實很簡單。這就是他發現并掌握了事物之間的關系、關聯,掌握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他恰當地運用了這些關系、關聯和規律用于預測事物下一步如何發展變化。也就是說諸葛亮從實踐中總結出了可以用于指導實踐的理論。男性婦產科大夫,牛頓,宇航專家等的神奇也是他們掌握了相關理論并用于指導實踐成功的具體例證。
當事人親自上手體驗和感受有其很大的局限性,而理論則可以參考借鑒前人、他人的成果,可以繼承,可以發揚。一個理論的誕生實際上絕對不是一個人的智慧了,而是眾多人對同一事物的貢獻匯總。話說到這里,理論的價值應該是再無需多言了。如此說來,貶低甚至否定理論的做法就有失公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