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這本書的作者為Paypal創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資者彼得·蒂爾,他講述任何商業上機會只有一次。下一個比爾·蓋茨不會再開發操作系統,下一個拉里·佩奇或是謝爾蓋·布林不會再研發搜索引擎,下一個馬克·扎克伯格也不會去創建社交網絡。每個企業創建者都是時機把握者,并將這種天賦發揮到極致。
如今在現有的中國創業浪潮下來看這本書,就有著另一番的啟示意義。創業浪潮掀起的是全民創業,大大解放生產力,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知道,如今現有的創業浪潮幾乎都為80后與90后,據相關數據顯示,80后創業成功率只有3%到5%左右,以這股數據估計這股創業浪潮,也就意味著未來這股創業浪潮中,保守估計可能有90%的創業要失敗,只有10%的企業才能成功,什么樣的創業企業才能在復雜市場競爭中成功勝出,作者提供七個重要的依據:
01. 工程問題:
你的技術具有突破性,而不僅僅是稍有改進嗎?
啟示:技術與產品必須具有突破性,不是微創新,而是劃時代的,能夠領先于對手10倍。
02. 時機問題:
現在開創事業,時機合適嗎?
啟示:時機主要是對消費群的判斷,是否目標群體已經有了一個小眾范圍,消費者已經有足夠的意識,不需要進行培育。
03. 壟斷問題:
開創之初,是在一個小市場抱占大份額嗎?
啟示:選擇一個利基市場進行占領大份額,遠勝于市場全面出擊,在細分垂直領域進行創業也是創業者避開巨頭有效方式。
04. 人員問題:
你有合適的團隊嗎?
啟示:初創公司的團隊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志同道合者,減少摩擦成本。
05. 推廣問題:
除了創造產品,你有沒有辦法推廣產品?
啟示:對很多技術型人才,銷售新產品很重要,銷售對于初創企業有時是決定性作用,病毒營銷是一種非常重要方式。
06. 持久問題:
未來10 年或20 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場地位嗎?
啟示:對未來長遠要有一個基本判斷,持續不斷進行創造與迭代,所謂前瞻性就是在為未來不斷蓄勢蓄力。
07. 秘密問題:
你有沒有找到一個其他人沒有發現的獨特機會?
備注:市場獨特機會是指通過好奇心發現別人所未發現市場,并能夠快速識別并投入進去。
彼得·蒂爾結合自己創辦的Paypal以及多年的創投經驗認為如果一個企業七條中具備五條中,初創企業就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中取得勝利。
審視彼得·蒂爾提出的七條成功創業規則,我們可以看出,創業不是一個點子,他是基于技術、市場、時機、團隊、營銷、規劃系統的概率勝出者。在這現有的七個規則中對應中國的科技創新型企業也都是符合這樣要求。比如微信創建新型的社交場所憑借壟斷用戶優勢再造一個生態圈,小米定位于做發燒友的手機,以這種窄眾市場進行突圍等案例中都可以看到這七條規則應用身影。
彼得在書中有許多新穎的觀點,打破了許多常規的認識,比如他認為好的創業家應該要做的不是競爭,而是基于自身打好基礎,從一開始就做好,而不是不斷進行試錯,利用互聯網的冪次效應快速搶占市場,這一點蘋果手機絕對是典范。
基于此,他認為任何創業者立足現有的優勢,進行更長遠系統規劃,找到自己獨有的先天優勢,不要將創業成功過程視為中彩票,歸于好運,而是做一個明確的樂觀主義者,在看得到未來進行努力經營,一步步實現夢想。
這本書打破了我們對創業成功隨機率的認識,做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依然還是有跡可循,而一個經過系統深度思考的創業者絕對比只是把創業作為嘗試的人來說,或許更能夠觸摸到勝利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