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紹
根據聯合國人口老齡化的標準,一個國家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比例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于7%,這個國家或地區就進入了老年型社會或老年型國家。
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15.5%。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有2400萬,低收入貧困老人2300萬。以我國目前每年有3%的人口進入老年人行列計算,老齡化高峰將在十到二十年后來臨。受人口老齡化影響, 到2040年中國預計減少9000萬勞動人口,到本世紀中葉,每3個中國人中就會有1位老人。
因此,由上面數據不難得出結論,中國已經加快步入老年社會,圍繞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業已成為社會議論和政府關切的熱點。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陳勁松說,中國人講究頤養天年,大家都希望晚年能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對于老年人的親屬來說,家里老人的生活問題是一件大事,老人生活得好整個家庭都會和睦,老人問題沒解決好,整個家庭都會因此而不和諧。放到整個社會層面來講,任何人都會老,大家對于自己老齡的生活有意無意地都會形成一個期望值。如果現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沒有解決好,影響的是整個社會的情緒。
在對待老年問題方面,政府不是沒有作為。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首次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2015年是法律實施以來的第3個法定“老年節”。將重陽節定為法定“老年節”,并且每年定期開展全國性的“敬老月”活動,體現了國家對老年人的關心和重視,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應有舉措。
本文就是從關心老年人生活出發,針對老年人出行的老年代步車安全管理問題進行條分縷析,真切希望老年人能夠做到安全出行。
二、全國老年代步車市場調研報告
1、老年代步車的定義
老年車,又叫老年電動車、老年代步車、老年助力車,是老年人戶外出行代步的理想車輛。其性能相對穩定,車速較慢,運用電力無需加油,故又稱環保老年車,老年電動車所使用的能源有很多,主要有鉛酸電池(含鉛酸膠體電池)、鎳氫電池、鎳鎘電池、鎳鐵電池、鋰離子電池(常稱之為鋰電池)、燃料電池等。電池按電化學方式直接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它不經過熱機過程,因此不受卡諾循環的限制,能量轉化效率高(40-60%),幾乎不產生NOx和SOx的排放。
嚴格意義上的,真正的老年電動代步車產品應該是從原先的歸屬于醫療器械類的電動輪椅車演變而來,產品的設計更適合老年人、殘疾人的駕駛習慣。而且適用人群從原先電動輪椅車的殘疾人群擴展到了廣大腿腳不便的老年人。產品的設計生產均參照國家電動自行車的國家標準及電動輪椅車的國家標準,在某些參數指標方面甚至更嚴格于以上的2個國家標準,車速設計在10公里/小時之內,整車底盤高度在8cm,剎車制動距離在0.5米之內,從各個方面均優于原先的電動輪椅車,是電動輪椅車的演化升級車型,能夠符合廣大老年朋友的出行代步的需求,同時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2、老年代步車的分類
老年代步車分為3輪和4輪的2種,廠家在設計的時候,并非簡單地將原來2輪電動自行車的配置應用在老年代步車中,而是要單獨配置代步車專用的電機和控制器。在功能方面,也和2輪的電動自行車不一樣,要側重考慮到老年人使用的方便和安全。
3、老年代步車和電動車的區別
很多電動汽車商家將電動汽車稱為老年代步車銷售給老年人,但實際上電動汽車和老年代步車從外形和安全系統上完全是不一樣的。
而且老年代步車上路不需要牌照和駕照,電動汽車上路的車子必須要上牌照和考駕照。不少商家將電動汽車當成老年代步車向客戶忽悠,結果老年人買了車子后上路被交警抓,所以在購車時候一定要切記電動汽車不是老年代步車。4、偷換概念—老年代步車異化的市場亂象
隨著中國步入老年社會,老年代步車自從國外引進后,2012年在中國突然火爆發展了起來,于是全國各地出現各種奇形怪狀的車在路上跑,并且居然都號稱"老年代步車"。
然而隨著全國各地出現多起“老年代步車”交通事故,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以及各地的電臺、報紙都在競相報道和揭露這樣的所謂的"老年代步車",各地媒體經過調查最終給這樣的車下的三個關鍵結論是:
設計越界—“外形拉風、安全很不穩定”,“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產品,產品設計沒有一處是為老年人安全著想的”
用戶越界—“老年代步車都是年輕人在開”
用途越界—“老年代步車做起非法營運、黑出租生意”
5、各地針對“老年代步車”的市場整治
上海自2012年8月份開始就對道路上跑的所謂的"老年代步車"進行了專項整治,禁止上路行駛,并轉變為常態化管制,其整治力度不可謂不小。自從上海對老年代步車的整治措施2012年8月7日出臺后,滬上眾多的銷售老年代步車的商店,都出現了門口羅雀的現象,陳列眾多的"老年代步車"幾乎無人問津,原先的"香餑餑"一夜之間變成了燙手山芋,銷售迅速跌入谷底。
上海整治“老年代步車”已然成為全國整治的風向標。據專家人士與全國各地交警的溝通了解,各地交警專項整治的車,主要是針對以下幾種情況:
(1)違規超速的車:比如車速超過10公里/小時的(國家對2輪電動車的車速限制是20公里/小時,《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2輪電動車在道路行駛的速度不能超過15公里/小時。對老年人駕駛的老年代步車、老年電動車的車速限速,是參照電動輪椅的國家標準,時速限制在10公里/小時);
(2)違規超重超高超長的車:超重的車(對2輪電動車的車身重量限制在40公斤之內)、超高的車(針對增加雨棚的車,又稱"篷篷車",象小轎車一樣的全封閉的車)、超長的車(針對非法增加座椅的,超長的車);
(3)違法使用的車:比如非法載客、非法營運的車,超載超重的車(指用來裝貨的車);
(4)無牌的車:針對那些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鑒定屬于機動車輛的車,上路行駛必須上牌,否則按照非法上牌要受警方處罰。
三、老年代步車安全問題凸顯
“老年代步車”目前成了一種新的代步工具,這些老年代步車內部結構和時速與正常機動車區別不大,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無牌無證上路行駛、違法行駛、非法營運四大危害。
中消協表示,真正的老年代步車實際上是一種醫療器械,速度基本控制在5-10公里/小時以下,以速度低、剎車靈、安全可靠、方便為標準,而且是不能在機動車道上行駛的。
但目前的很多老年代步車雖然掛著代步車的牌子,但內部剎車、油門、擋位卻一應俱全,儼然是機動車的配置,40-50公里/小時的速度與機動車也沒什么區別。這些老年代步車主要是蓄電池或者燃油驅動的非法組裝、拼裝的三輪或者四輪車輛,嚴格來講并不是規范的名稱,而是銷售商或廠家的一種商業叫法,是其為滿足所謂老年消費者需要而自行延伸出來的產品。
中消協表示,目前老年代步車數量有激增的趨勢,其帶來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也隨之凸顯,其擾亂的不僅僅是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也給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一定的侵害。
四、關于加強鄭州市老年代步車安全管理的建議
1、 前言:關于思想、權利和人性的博弈
老年代步車的問題是一場關于思想、權利和人性的博弈問題。現在是老年社會,老年有出行的需求,這是人性,但凡人性在哪里,市場需求就在哪里?作為主政的政府部門,權衡人性需求,給老年人釋放老年代步車的權利,可這個權利實在是太誘惑了,也太有漏洞了,于是被市場中的電動汽車廠家所利用,偷換概念,進行思想上的轉換引導,借用老年代步車的兩個實實在在的利好——不用上牌和不用考取駕照,于是風卷殘云般引爆市場,結果青年人買老年代步車,搞運輸的也買老年代步車,真正的老年人也買老年代步車,大家都在享受政府頒發的老年代步車紅利,可就是沒有人對安全重視,于是悲劇一再上演!
這個時候作為權力部門的政府是時候介入管理,修正紅利,監督市場和規范標準。只有如此,老年代步車的定義才能回歸其本來面目,老年人才能真正維護自己出行的安全權益。
2、 鄭州市存在的“老年代步車”安全問題一樣不少
鄭州市場近幾年來也是忽如一夜東風來,鄭州市街頭也如全國其他地方一樣出現了一種外形酷似微型轎車的四輪機動車。這種車輛有油門、有剎車、也有方向盤,有的是燃油驅動,有的是電動助力,時速可達50至70公里。由于駕駛者多是中老年人,因此被大眾稱為“老年代步車”。
經過調查發現,這種“代步車”安全性能堪憂,既沒掛牌照,也沒上保險,駕駛人大多沒有機動車駕照,卻在機動車道路和非機動車道路上來回穿行,存在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在摩配城一家銷售老年代步車的商店里看到,這里老年代步車的款式分為三輪和四輪兩種,主要有燃油驅動和充電兩種。這些代步車的外型酷似微型汽車,小小的車身里面,方向盤、擋把、剎車、空調、音響等樣樣俱全。
當我以給家里老人購車為由詢問這種代步車的情況時,該店老板熱心地介紹起來,他說他家的老年代步車價格從8000元到3萬元不等,不管是燃油還是電動,操作起來都非常簡單,只要騎過電動車的人都會開。老年代步車的時速能跑到50到70公里,跟汽車不差上下。另外,老年代步車既不用上牌照,駕駛人員也無需考取駕照,買完車直接開著就能上路了。
在采訪中,市區路上經常會見到這些所謂老年代步車的身影,其中駕駛員不僅有老人,還有一些靠此拉客的年輕人,因為沒有牌照和機動車駕照,這些車輛在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上來回躥行,存在極大的交通隱患。老年人因為年紀大,手腳不靈活,駕駛這樣的車輛肯定危險。另外,這種車輛因為沒有牌照,在路上不按交通規則行駛,隨意調頭,拐彎抹角的情況經常出現。
除了存在交通隱患,車子本身的質量和性能也很令人擔憂,“代步車”雖然外觀酷似家用轎車,但車身大都是由薄鐵皮或玻璃鋼制成,輪胎比一般汽車輪胎要小很多,有些山寨車的車架是由手工焊接而成,鋼條很細,其剎車構件多采用抱剎設計,比較單薄,其安全防護、制動系統等各類性能指標遠不能與真正的汽車相比,所謂的代步車,其實就是電動車、摩托車的一個變種。
據了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后,方可上路行駛。經查詢相關資料顯示,只有在《國家機動車產品公告》登記范圍之內的機動車,車管部門才給予掛車牌,并且允許上路。那么,這種無牌又無照的老年代步車,究竟能否上路呢?其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里面只有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兩種概念,行駛速度低于20公里,整備裝備不超過40公斤的是非機動車,超過這個標準的都要按照機動車來進行管理,像這種老年代步車由于它沒有取得國家的生產資格和合格證,無法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上牌照取得合法手續,所以是不允許上路的。
3、關于加強鄭州市老年代步車安全管理的建議
(1) 需求端
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我個人還是建議老年人宜坐公共交通系統,隨著鄭州市地鐵、城際鐵路、快速公交等各種公交運輸的便捷性,老年人為了自身安全,還是優先乘坐公共交通,政府在這方面可以加大補貼力度。
另外對于真想購買老年代步車的老年人,我還是呼吁老年消費者勿輕信老年代步車“不用掛牌照、不用考駕照”的虛假宣傳,提高安全意識,不購買、不駕駛、不改裝、不乘坐老年代步車。老年人的子女更不要把“老年代步車”當作禮物送給老人,因為這看似孝順的舉動實則會把父母置于危險的境地。消費者也不要乘坐非法運營的“老年代步車”,以避免損害的發生。
(2) 供給端
呼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以打擊非法“殘摩”的方式打擊所謂的“老年代步車”,從源頭上加強對其生產、銷售和改裝的控制。盡快出臺有關老年代步車的技術標準等法律法規,明確老年代步車的定義及生產標準、國家技術標準,并且嚴格使用范圍。
(3) 管理端
呼吁交通管理部門按照《國家機動車產品公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進行道路嚴格執法,見到違法的“老年代步車”和無證駕駛者一律從嚴處理,該扣車的扣車,該拘留教育的必須教育。只有這樣嚴格的管理,才能切實維護交通秩序和真正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