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淳2008年在上海外服授課時解釋到:危機是一個會引起負面影響的具有不確定性的大事件,這種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對組織及其員工、產品、服務、資產和聲譽造成巨大的損害
后來給漓鐵集團做內訓:說到金融危機,危機是“轉折點”和“關鍵時刻”——《韋氏英文詞典》中,將“危機”界定為“有可能變好或變壞的轉折點和關鍵時刻”。
在《企業家與企業危機管理》論壇上提到:大多數學者將“危機”定義為“事件”與“事故”——持有這一觀點的人主要有:巴頓(Barton,1993),“危機是一個會引起潛在負面影響的大事件,這種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對組織及其員工、產品、服務、資產和信譽造成巨大的損害”;邁克爾.雷吉斯特(Michael Regester)“所謂危機,是指那些能夠令公司成為被廣泛關注對象的事件。”班克思(Banks,1997),危機是“一個組織、公司及其產品或聲譽等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的事故”;
在寶鋼集團內訓上,學員分組完成《企業危機自測診斷表》,子淳點評:發生危機時,確實會經歷“企業組織的失衡的過程”;
給如家酒店集團上海總部上課,剖析危機處理時:一方面,澄清企業經營者對于危機管理的錯誤認識,即認為“企業危機”是運氣不好,是外部環境惡劣,因此,企業要么對危機的發生與防范無所作為,要么將解決企業危機的重點局限于危機事件本身,而忽視企業組織危機的真正原因。
給央企滬東中華造船上課時著重強調:另一方面,從危機管理的角度而言,能夠使得企業經營者從企業整體運營的戰略角度審視企業組織危機的本質,從而樹立正確的危機管理意識,建立規范的危機防范體系。
北京大學民營企業家班上,一個學員分享:做企業,確實九死一生!人才,資金,現金流,用人,收購,產業政策調整等,都有可能帶給企業動蕩和變化,甚至是生死存亡。
企業經營,只有現在和未來,沒有過去!
湖南長沙的漢碩商學院邀請子淳去講課,這是我第一次去長沙。
記得在長沙的3天里,每個菜都是辣的!危機應急預案的提法讓很多學員很振奮,是否看到了預防和解決的希望!
山東濟南的海納培訓機構請我去開過好幾次公開課,反響不錯!
后來先后有雷沃汽車,邯鄲陽光百貨等企業請我去講內訓。
一個老學員后來去了浙江大學經管學院,在他的引薦下,有幸到浙大授課。當時是2014年,玉泉校區,下班高峰期,打不到車,正在著急的時候,一輛黑色轎車開過來,車窗搖下來,是來上課的新學員。有他的幫忙,直接開往蕭山機場,下一站的航班妥了!
林林總總,歷歷在目,無限感恩和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