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大批網絡紅人的陸續出現,圍繞“網紅”而誕生的商業鏈條和盈利模式也逐漸浮出水面,有人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網紅經濟的時代”。如此迅猛的網紅經濟究竟如何發展起來,背后牽動著哪些商業鏈條,在當今傳媒劇烈變革的時代里,網紅究竟能火多久,它的未來在哪里,我們又該如何對待網紅現象?
網紅誕生的背景和發展歷程余明陽教授在節目中表示,網紅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由自發到自覺,由文字到形象。最初的網紅多是出于自發,現在則漸漸開始走向自覺,紅人的背后有團隊的支撐、有專業的包裝和專門的推廣。同時,由于網絡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網紅所借助的平臺,也從過去文字類的微博和博客,發展到今天的視頻。網紅的誕生,背后反映的是媒體和消費需求的多元化。過去一個人要紅起來,一定要借助電視、廣播、報紙和雜志等媒體,而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自媒體興起,傳播方式趨向多元。消費者也是一樣,過去的消費者,價值體系相對單一,而如今,以“新新人類”為代表的新一代消費者,價值取向非常多元,他們需要在互聯網中尋找適合自己價值取向的東西,因而促進了網紅的誕生。
網紅的分類網紅林林總總,生態復雜。余教授認為,目前來看,網紅主要可以分成四大類,一類主要靠顏值來博取眼球,一類在音樂、表演等方面具備出眾的才藝,一類善于將各種信息進行匯聚和整理,還有一類提供服裝、化妝、烹飪等各方面的專業指導。網紅原本是個好現象,然而由于某些靠顏值、靠搏出位來吸引粉絲的網紅的出現,似乎讓這個詞語也帶上了一絲負面的色彩。“我認為單靠顏值走紅難免曇花一現,因為一個人的美貌不是永恒的,而且總會被更加年輕美貌的人所取代。但這樣的網紅之所以存在,也說明了社會上的確存在這樣的需求,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網紅真正的核心,是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價值。這個價值的具體含義因人而異,可以是知識、共鳴、朋友,或是分享和傾吐的平臺。比如達人型的網紅,他們一方面在專業上很有造詣,對某個話題非常熟悉,另一方面,在相關領域又具備較強的號召力,是意見領袖,所以他們既可以為追隨者提供信息,讓他們學到東西,又可以鼓勵分享和互動,讓大家成為同一平臺上的朋友。這種價值很難通過傳統媒體加以實現,但在社交平臺上,實現起來就相對容易。”“這種達人型的網紅,帶來的實際上是信息的普及,專業的指導,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總體而言,網紅在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當中,自有它存在的價值、意義和市場基礎,正是因為他們為消費者提供了價值,帶來了滿足,他們才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只要網紅能夠持續傳遞有用的信息,那么粉絲的關注也就會持續下去。”
網紅的產業鏈和變現方式如今網紅變現的方式很多,包括廣告、打賞、電商、衍生品,進入演藝圈發展等等。余教授指出,“網紅能夠變現”是毋庸置疑的,不然它就構不成產業鏈,也形不成所謂的“網紅經濟”。更加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變現方式能否持續。比如現在仍然占據主導的廣告變現,互聯網時代粉絲的選擇余地很大,轉換代價也很低,因而黏性本就很小,忠誠度不高,外加網紅的門檻也不高,所以如果網紅的廣告植入得過于生硬,可能就會引起受眾的反感,最終被受眾拋棄;相反,如果廣告植入得非常巧妙,粉絲的接受度就會相應提高。這就對網紅的嫁接方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目前的網紅產業還只是冰山一角,還處在剛剛誕生的階段。未來的網紅,變現手段會越來越多,途徑會越來越豐富,產業鏈的結構也會越來越復雜,越來越有設計感和技術含量,同時也越來越分化。“分化意味著深化”,經歷細分和深入發展滯后,在市場的某些門類中,就會出現旁人難以企及的強者,形成獨特的門檻,盈利就會趨向穩定,其產業鏈也將成為一種標桿。但余教授強調,有一條是肯定的,未來網紅會越來越關注自己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樣的價值,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價值,是網紅持續變現的關鍵。“網紅經濟不是炒出來的,而是靠價值來實現的。”
如何對待網紅“我認為我們首先應該包容網紅,所謂存在即合理,網紅滿足了當今多元社會的價值需求和市場需求,自有其存在的理由,所以對待網紅,首先應該抱有寬容和包容的態度。其次應該思考網紅,網紅產業今后一定會發生升級和迭代,變得更加分化和多元,作為一名研究者,理當關注它的投資價值和社會影響力;最后應該引導網紅,網紅這個行業,目前在管理中還是灰色地帶和盲區,但既然它存在著,我們就應該思考如何對它進行引導,讓它更多地向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為社會產生更多的正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