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到培訓是否成功,總感覺就好像只是培訓方或者是培訓老師的事情,受訓方或者學員就不需要做什么。據(jù)我參加培訓和培訓這么多單位的情況來看,一場完美的培訓需要幾個方面的配合,才能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 首先是受訓方領導和組織者的全力配合。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頭羊和頭獅子帶領團隊去打仗的寓言故事,有道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無論是外出培訓還是在室內培訓,領導者與組織者的參與將會直接影響到參訓學員的士氣和投入度,同時,領導者本身在過程中接受的一些理念和信息和大家是一致的,也利于在今后把培訓的思想更好的融入到工作中。 其次是本次參與培訓老師自身的素質和對課程是否全力以赴。老師水平的高低,對培訓的認知,培訓現(xiàn)場的把握,最關鍵是能否全力以赴地做好本次培訓,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除了一些技能技巧的培訓之外,培訓者本身就是最好的一種肢體帶動,我經常看到一些培訓者現(xiàn)場松松垮垮,和學員開一些很過分的玩笑,或者故意讓學員做一些比較低俗的動作,以此來達到培訓現(xiàn)場的互動,但留給大家的除了當時一笑之外,過后沒有太多的記憶或印象,這樣的培訓充其量也只是一次高級旅游而已。 然后是受訓方的領導或組織者對培訓老師的認同和肯定。由于價值觀和世界觀不同,對于培訓過程的認識也是不一樣的。一場完美的培訓,一定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缺失,都會影響到最終培訓效果的。但往往很多時候由于前期商務人員與組織者,還有培訓師三者之間存在溝通障礙的時候,就會直接造成在培訓中領導者總想按照自己的意圖來實施培訓,而培訓師又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達到想要的結果。本人覺得,既然培訓師做出培訓安排,就按照培訓流程來做,因為任何一個培訓師既然安排怎樣做培訓,一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好像是要前往一個地方,會有很多條不同的路可以走,但有一條是最便捷的,而一個優(yōu)秀的或者是負責人的培訓師,安排的培訓流程一定是相對比較完美的。所以過程中配合是否默契,一樣會影響到培訓師的發(fā)揮和最終的效果。 再次是學員在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多參訓者認為,我們掏了錢,你就應該給我們講。其實不然,因為培訓師也是人,他一樣會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一個人一直在那里不斷地講,而沒有得到有效地回應,思路也會慢慢地變得遲鈍起來。思想是需要不斷地進行撞擊才會有智慧的火花出現(xiàn)。如果大家都不回應,得到的只能是培訓老師固定的流程化的知識,很難有新知識產生。而如果大家的投入度和積極性好一些,會激發(fā)培訓者無窮的智慧,可能在過程中碰撞出更多的新的知識火花。對雙方都頗有益處。 當然還有比如外出培訓的安全保證,后勤保障,車輛保證等等,都會影響到培訓的最終效果。在這里不一一羅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