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底,五家全球富有盛名的制造企業同時宣布撤資或退出中國,根據過去幾年制造業的運行規律,接下來的六到十月或將發生又一波倒閉潮,全球知名企業不約而同的撤離。
一、整個事件的具體情況
2016年5月30日,在供貨商的追債和員工的抗議聲中,珠海及成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倒閉。自此,這家全球最大的手機金屬外殼OEM加工商在中國大陸的工廠悉數關閉,中國制造的大家庭中又少了一家高端制造企業。
5月30日,曾經的萬人大廠,1997年在美國NASDAQ上市的東莞鑫達玩具禮品有限公司正式宣告倒閉。這家曾經為倫敦奧運生產吉祥物的工廠在2012年回光返照后迅即衰落,員工人數從近萬人劇減為倒閉前的不足千人。5月31日,鑫達員工眼看數月工資社保不保,看病難,吃飯難,談判無果后,被迫集結到橫瀝鎮政府門前請愿。
5月底,全球最悠久的半導體生產企業、美國硅谷的基石快捷半導體(即仙童半導體fairchild)有限公司被安森美收購。5月31日正式交接時,由于在補償上要求未得到回復,引起全體員工罷工。 6月1日,江蘇省蘇州市,快捷半導體(蘇州)有限公司上千工人連續第二天罷工,抗議公司在被收購后拒絕對工人做出賠償,并與大批警察對峙。
5月31日,位于深圳的飛利浦照明全資子公司飛利浦燈飾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停止運營,員工將發放經濟補償后解散。
6月1日,江蘇省鹽城市最著名的外資企業,德資黛安芬國際集團鹽城國際婦女時裝有限公司2000工人罷工,要求公司在德方撤資,企業改制后對工人作出賠償。
自2012年以來,外資撤離中國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迅捷已經讓外資撤離的真相婦孺皆知。一件不容辯駁的事實是,近四年來,絕大多數外資企業在中國干的事情就是減員、撤資和關廠。盡管外資企業撤離的方式各種各樣,但撤離的原因只有一個——在中國辦廠已經無利可圖。
珠海及成的倒閉是因為大陸制造成本的上漲和客戶訂單的減少,在供貨商催討貨款的聲浪中轟然倒閉;東莞鑫達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低端制造業,近年來人工大漲和罷工不斷,企業一直在逐步撤離;鹽城市黛安芬屬于生產高端女裝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工上漲和管理混亂導致德國人不愿繼續玩下去;快捷半導體把企業賣給另一家美資企業,或多或少也表明該企業對中國的經營信心闕如;飛利浦燈飾的解散公告說得非常直白,由于受經濟持續下行、成本上揚、業務不斷惡化等因素影響,公司股東及董事會不得不決定提前解散。
自2008年來,國進民退、4萬億刺激、出口退稅補貼、房地產大躍進、人造牛市、抑制三公消費、各種財政補貼等逆市場化政策粉墨登場,特別是房地產泡沫的極度瘋狂令中國的經濟一直處于一種沸騰狀態。在這樣一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外資企業紛紛選擇了用腳投票。
沒有了制造業,服務業將成無本之木。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制造業從無到有,不但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迅速擊敗了東南亞、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制造業,成為萬商云集的世界工廠。曾幾何時,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種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位。到2010年,中國為世界生產了68%的計算機、50%的彩電、65%的冰箱、80%的空調、70%的手機、44%的洗衣機、70%的微波爐和65%的數碼相機。
世界工廠讓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就業,而這些工廠又帶動了相應的服務業,交通,運輸,行政,稅收……只要看一下每年人潮涌動的春運,就知道,我們有多少人在外地打工賺錢,或者為工廠提供間接或直接的貿易,餐飲,住宿,交通等服務。而支撐起這一切的,正是數以千萬計的制造企業,沒有這些企業,就無法解決大量的人員就業。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沒有了制造業,服務業將難以為繼。捶捶背、洗洗腳、做做飯,是絕對不可能造出手機、食品和服裝的。
我們當前面臨的,不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機,而是就業和生存的危機。一些工廠的訂單在一夜之間消失,工廠無法再繼續生產,只好關門,數以億計的農民工被迫失業。當涌向城市的農民工大量返鄉之后,城市就變得一片蕭條,服務行業隨之受累,這讓人如何是好?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中國出現數億人失業、樓市暴跌,物價飛漲的情況,接下來的日子,你能靠什么生活呢?如今,制造業倒閉,服務業蕭條,政府財政收入銳減,但政府和年輕人早就習慣了大手大腳的花錢,以后沒錢的日子該怎么辦?
一是企業要想生存,在本土站住腳,就需要有利益的支撐;二是員工為了養活自己、家人和孩子,需要金錢的同時,也需要不斷的學習技能和知識,為企業高層積極的出謀劃策;三是政府需要大量稅收去做各種基礎設施,還有解決社保、醫保等普通民眾的基本待遇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互相撫持,互為因果,缺一不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要想有一個良性的循環,穩定的社會環境,除了政府部門的適當的政策照顧外,更需要心理專家進駐企業,對企業高層還有普通員工進行心理危機干預,以便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做好企業文化和效益的鏈接。
? 二、關于心理危機方面的介紹
1、什么是心理危機?
一般而言,危機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突發事件,出乎人們意料發生的,如地震、水災、空難、疾病爆發、恐怖襲擊、戰爭等;二是指人所處的緊急狀態。當個體遭遇重大問題或變化發生使個體感到難以解決、難以把握時,平衡就會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擾,內心的緊張不斷積蓄,繼而出現無所適從甚至思維和行為的紊亂,進入一種失衡狀態,這就是危機狀態。危機意味著平衡穩定的破壞,引起混亂、不安。危機出現是因為個體意識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過了自己的應付能力,而不是個體經歷的事件本身。
2、心理危機有哪些反應?
危機反應主要表現在生理上、情緒上、認知上和行為上。生理方面:腸胃不適、腹瀉、食欲下降、頭痛、疲乏、失眠、做惡夢、容易驚嚇、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緊張等。情緒方面:常出現害怕、焦慮、恐懼、懷疑、不信任、沮喪、憂郁、悲傷、易怒,絕望、無助、麻木、否認、孤獨、緊張、不安,憤怒、煩躁、自責、過分敏感或警覺、無法放松、持續擔憂、擔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認知方面: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無法做決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從危機事件上轉移等。行為方面:呈現反復洗手、反復消毒、社交退縮、逃避與疏離,不敢出門、害怕見人、暴飲暴食、容易自責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3、心理危機經歷怎樣的發展過程?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對危機的心理反應通常經歷四個不同的階段。首先是沖擊期,發生在危機事件發生后不久或當時,比如某個企業要合并或者撤離,廣大員工就會感到震驚、恐慌、不知所措。其次是防御期,表現為想恢復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慮和情緒紊亂,恢復受到損害的認識功能。但不知如何做,會出現否認、合理化等。再次是解決期,積極采取各種方法接受現實,尋求各種資源努力設法解決問題。焦慮減輕,自信增加,社會功能恢復。最后是成長期,經歷了危機變得更成熟,獲得應對危機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極應對而出現種種心理不健康的行為。
4、哪些因素影響個體對危機的心理反應?
個體危機反應的嚴重程度并不一定與事件的強度成正比,也就是說個體對危機的反應有很大差異,即相同的刺激引起的反應是不同的。比如對待企業撤離的事情,有的人平靜坦然,鎮定自若,善于應付;有的人無所適從,惶惶不可終日。危機反應程度到底受哪些因素影響呢?個體的個性特點、對事件的認知和解釋有關、社會支持狀況、以前的危機經歷、個人的健康狀況、干預危機的信息獲得渠道和可信程度、危機的可預期性和可控制性、個人適應能力、所處環境等都會影響危機反應。
5、心理危機將引發什么后果?
心理危機是一種正常的生活經歷,并非疾病或病理過程。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經歷危機。由于處理危機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一般有四種結局:第一種是順利度過危機,并學會了處理危機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種是度過了危機但留下心理創傷,影響今后的社會適應;第三種是經不住強烈的刺激而自傷自毀;第四種是未能度過危機而出現嚴重心理障礙。對于大部份的人來說,危機反應無論在程度上或者是時間方面,都不會帶來生活上永久或者是極端的影響。他們需要的只是有時間去恢復對現狀和生活的信心,加上親友間的體諒和支持,能逐步恢復。但是,如果心理危機過強,持續時間過長,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出現非常時期的非理性行為。對個人而言,輕則危害個人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則出現攻擊性和精神損害;對社會而言,會引發更大范圍的社會秩序混亂,沖擊和妨礙正常的社會生活。如聽信傳言,出現超市搶購,哄抬物價,犯罪增加等。其結果不僅增加了有效防御和控制災害的困難,還在無形之中給自己和別人制造新的恐慌源。
三、什么是危機心理干預,怎么干預?
1、什么是危機心理干預?
心理學領域中,危機干預指對處在心理危機狀態下的個人采取明確有效措施,使之最終戰勝危機,重新適應生活。心理危機干預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傷或傷及他人,二是恢復心理平衡與動力。
在大型企業撤資或倒閉的情況下,有效的危機干預就是幫助員工獲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緩解乃至穩定由危機引發的強烈的恐懼、震驚或悲傷的情緒,恢復心理的平衡狀態,對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調整,并學習到應對危機有效的策略與健康的行為,增進心理健康。為了進行有效的危機心理干預,必須了解人們在危機狀態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尤其是在面臨失業的情況下,更關心個人基本的生活問題,如怎么生活,怎么養活家人孩子,健康是否有保障等;會表現驚慌、無助、逃避、退化、恐懼等行為;想吐露自己這種突發事件的內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夠盡快安定,恢復到正常狀態;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與支持等。這些心理需要為危機心理干預提供了依據。
2、怎樣進行心理危機心理干預?
危機干預工作者必須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精神科醫生等,心理專家能夠提供的心理干預方式包括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兩個方面,協助企業員工適應與度過危機,盡快恢復正常功能,幫助員工正確處理危機留下的心理問題,以便更好更快的調整心態,接受現狀,找出合理的解決辦法,尤其是把經濟損失減到最小,同時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
上海益西EAP職場心理健康管理咨詢-400 627 6068
【上海益西EAP企業心理學應用課程】
A ? 做心靈教練型的HR及管理者系列(1-3天)
B ? 職業規劃與信念重塑(1-2天)
C ? 招聘面試與績效訪談心理技巧(1-2天)
D ? 企業黨建心理指導員系列(3-15天)
E ? 洞察之道心理學應用系列(1-6天)
F ? 婚商與親密關系療愈工作坊系列(1-6天)
G ? EQ情商效能與溝通系列(1-2天)
H ? 壓力與情緒管理系列(1-2天)
I ? 組織變革與積極轉型系列(1-2天)
J ? 顧問式銷售與談判心理學系列(1-2天)
K ? 績效領導力系列(1-2天)
L ? 七商智慧打造四養女人(1-2天)
M ? 塑造積極人際關系系列(1-5天)
N ?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1天)
O ? 性福男女系列(1-2天)
【聯系我們】13601674349,400-627-6068
上海益西EAP員工減壓維穩幫扶中心
https://www.yxeap.cn
益西KEAP-關鍵人才效能建設
益西GAP-黨建思政心理援助
益西SAP-學校師生心理援助
益西HAP-醫務醫患心理援助
婚搏慧BWM--婚戀安全衛士
益西FAP-幸福家庭促進計劃
益西IPPAC-園區開發區員工公共幫扶中心服務
EAP 最早是由英文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中文直譯為“員工幫助計劃”)經由上海益西EAP發展為Entity Assistance Program(員工安全與維穩幫扶項目),是組織為員工購買、員工免費使用的系統的、長期的員工心理關愛和生命成長幫扶項目,是組織對員工實施人本員工關系管理的一種多學科交叉服務和管理工具。上海益西EAP員工安全與維穩幫扶,旨在幫助企事業政府機構的員工緩解工作壓力、管理工作情緒、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觀幸福感,以充分發掘提升員工心態績效(正能量)和行為績效,促進企業組織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