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進入“新常態” 理財養成“新思維”》
課程形式:課堂講授+現場互動
授課課時:90分鐘
課程內容:
一、2015年,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1、從十八大到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的一脈相承
2、習近平的治國理念—四個全面
3、從鄧小平的“四個現代化”到習近平的“四個全面”
二、過去十年,經濟增長的“舊常態”
1、“舊常態”的核心—唯GDP論、大量舉債
2、“舊常態”的行政管制帶來銀行業的暴利
3、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畸形轉變
4、中國版的量寬帶來十年的虛假繁榮
5、高通脹導致居民財富的縮水
6、貨幣超發決定貧富差距—基尼系數
7、房地產暴漲源于三大內部要素
8、剛性需求趨于下降,改善性需求任重道遠
9、大規模基建導致產能過剩,去庫存遙遙無期
三、未來35年,習近平的“新常態”
1、政府角色的“新常態”
ü 創造 GDP轉向服務大眾
ü 賣地為生轉向收稅
ü 直接稅(個稅、房產稅、遺產稅)加重
ü 參與者轉向管理者
ü 單一復制、重復基建轉向區域合作、一帶一路
2、房地產支柱重要削弱,去庫存成“新常態”
ü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ü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九大部門透漏房產稅開征玄機
ü 2017年,房地產將迎來明顯拐點
ü 穩定住房消費需求成房地產“新常態”
3、銀行暴利不在,保險、股票接棒在即
ü 存款保險制度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ü 與其說銀行破產是風險,不如說投資者自己愿意
ü 當前央行兩難窘境—寬不得,松不得
ü 為何股票市場的春天來得如此突然?
ü 理財崛起連通資本市場
ü 貨幣政策傳導“新常態”直接融資決定未來經濟走勢
ü 保險投資范圍再放寬,股權投資比例提高至30%
ü 保險資金將助力民生工程和國家重大工程
ü 保險資金將參股中小企業,為其提供資金支持
ü 保險資金另類投資比例迅速攀升至24%
ü 稅收優惠政策將助力“保險夢”的實現
四、習近平開啟嶄新35年,助力“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1、毛澤東、鄧小平到習近平,三大階段,三大戰略
2、“新常態”解決國內經濟結構、金融秩序和發展模式
3、一帶一路戰略助力中國邁向“新常態”
授課專家簡介:
【田家廣老師】
保險精算碩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理財規劃師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東方華爾金融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特聘講師,騰訊、搜狐特約理財顧問。曾為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郵政銀行、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泰康人壽、世紀證券、民族證券等多家大中型金融機構進行內訓培訓工作,接受騰訊、新京報、CCTV等媒體采訪,參與編寫《理財規劃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和《理財規劃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習題冊》,長期擔任國家理財師職業資格認證培訓授課工作。
【服務過的部分機構】
中國銀行(湖南、山東、河南、上海)、工商銀行(遼寧、浙江、廣東、云南、上海、江蘇)、中國建設銀行(云南、河北、北京、廣東、江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北京、廣東、湖南、河南、遼寧)、德意志銀行(北京、上海)、東亞銀行(廣東、上海)、中國人壽(廣東、上海、黑龍江、陜西、北京)、中國平安(全國)、泰康人壽(河南、陜西、山東)、太平洋(上海、河南)、新華保險(全國)、太平人壽(北京)、幸福人壽(河北、山西、陜西)、友邦保險(全國)、華西證券(北京)、世紀證券(陜西)、財智投資(廣東)、宜信財富(全國)、大童代理(北京)、明亞經紀(北京)等大中型金融機構和安徽電廠、內蒙聯通、廣東移動等公司合作,開展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