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子分布于棋盤是由棋手所操縱和布局,不同的棋子其作用不一,棋子離開棋手,其作用等于零,棋子依賴于棋手而行動而起作用,因而棋子是被動的。棋子可以有許多,而棋手卻只有一個,棋手的作用在于通過棋子而把自己的想法、思維、戰略體現表現出來,棋手另一關鍵作用還在于要有統盤全局的觀念與能力,因而棋手是積極和主動的。
——現實社會當中,由于能立、角色位置分工的不同,領導與被領導,主動與被動的體現是明顯的,因而,棋手與棋子的角色也是顯而易見的。慣于被領導甘于做棋子的人順理成章,主動在淡化,創造在減弱,一方面原因來源于客觀大環境、大氣候,另一方面則來自于甘于現狀,不求進取,自我放松。在現實當中,作為求發展的企業領導者,如果他不想辦法改變這種被動棋子之局面,企業的發展將是緩慢的,效率是低下的,前進是艱難的,隨著企業文化的出現和倡導,起最終目的也是旨在調動企業員工主人翁的參與意識,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力、合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然而,由于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過程較短,因之,舊中國傳統管理,一言堂,家長制,一統制,唯我獨尊式企業領導者也屢見不鮮,甚或無文化的老板中也在所不少,見怪不怪。要想求發展,要想跟上時代,傳統的舊觀念必須要改變。歐美的管理重“和”,強調個人和整體的配合,創造整體和個體的和諧性 ;日本的管理重“情”,企業主管身先士卒,體察民意,了解真情,同吃同住,打成一片。社會發展在于文化發展,凡是世界優秀的文明,優良的經驗,人類當視為共借鑒共分享,集多種優異為一體,人不會無優異可言。人類社會如此,企業亦然,企業主管與部屬,雖職責不一,是因分工不同,目的一致,都是要把企業搞好,優秀的企業主管,應該是一個集社會、心理、人文等多學科為一體的領導,應該懂得如何去尊重人、調動人、激發人、感化人,而不是僅僅靠表面的制度約束,強制性的命令,簡單的役使,這樣的結果,不但不能達到目的,相反起消極對抗,產生副作用,對企業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如果把棋手比做企業領導,棋子比做員工,好的企業領導貴在如何能正確行使權利,調動指揮好手下員工的努力工作。假如棋手也能甘做棋子,經常深入實踐、員工棋子當中,與大家打成一片,對深入了解掌握詳情,與員工融為一體,同命運、共甘苦,企業還發愁無凝聚力、合力、戰斗力?再如能把比做棋子的員工尊重到一個棋手的位置上,同時充分激發調動其內在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以及潛在的動力,其由此產生的自覺性、責任心、自發感,難道對企業的快速發展沒有推動和益處么?因此,企業角色是一種形式,它不是目的,更不是固定不變的,以積極的心態時刻變換角色,對企業和個人都是一種改進,社會進步需要靈動的人,企業發展同樣如此,愿處于棋手的人也能去嘗做一次棋子,才知其中個味;愿處于棋子的人也要勇于去試做棋手,看一看自己的能力與標準要求還有多大差距,然后再去努力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