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你到底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
以前,單位要想衡量一個人的水平,往往通過職稱評定來體現。
其實,對創業者來說,你的行為也決定了你愛創業的征途上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最近,我應邀在某大學給大學生們做創業指導。
我說,按照傳統的教育體制和個人學習生涯,根據自身的實際水平和努力情況,一般會徇著“學士-碩士-博士”來塑造自己,并順利或不順利的來完成人生的經歷。
那么,對于那些激情滿懷、雄心勃勃的創業者呢?無形中也會有對應的職稱定位。
為此,我把它劃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你會清晰的看出你會屬于哪一種。
壯士-勞力士-角斗士-圣斗士-烈士-院士。
很顯然,剛開始大家出來創業,水平、技能相差不大,關鍵是都有激情、都有干勁,因而都是壯士,接下來,你在創業的征途上勞心費力、風雨兼程、嘔心瀝血,在奔波、拼搏中分別成為了勞力士、角斗士和圣斗士,但一段時間下來,許多人創業由于沒有掌握方法,定位不明晰,缺乏堅持和韌性,相繼都失敗了,因而成為了烈士,而極少數成功者,不用說,當然功成名就成為了院士。
現在,正如品牌營銷專家于斐先生所說的那樣,95%的創業者恐怕都會不同程度的成為烈士,而只有5%的人士才會成為院士。
當今,整個社會都說創業難:缺少啟動資金,快速發展難;沒有品牌,打開市場難;吸引不來高素質人才,執行難……
正如《商學院》雜志講的那樣,即使在世界上最富創業精神的美國,所有新創企業中也有40%存活不到一年,2/3以上在其第五個生日之前死亡,僅有25%的新企業生存了8年。更令人震驚的是, 大多數創業者幾乎沒有盈利,一般來說, 即使讓企業存續10年的創業者,也只獲得了在他們以往的受雇生涯中所獲得真實收入價值的65%。
由此看出,成功不容易,只有那些影響初創企業發展的各種要素——人、戰略、市場、競爭環境等等都達到一定條件才有可能創業成功。而失敗很簡單,眾多的影響因素中有一項沒有做好就有可能失敗,大到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小到一份不完整的商業計劃書。
眼下,的確是創業的好時機。政策放寬、輿論放松,機會前所未有的在前方引領召喚,因而磨刀霍霍,躊躇滿志者大有人在,即使前期因各種各樣的原因遭遇挫折的,也不甘沉默,而正醞釀臥薪嘗膽,重振旗鼓。以往,社會輿論導向往往集中在:創業需要才能,需要機遇。
為此,有些人多方拜師學藝,面壁修煉,也有的結朋交友,積累人脈,結果激情的開始往往帶來悲情的結束,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的專家認為,創業沒有統一的標準可循,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可鑒,關鍵是要有策略,找到方法,找準定位,再加一點膽量,敢于突破,否則再多的才能、再好的機遇也會在你畏首畏尾,猶豫不決中喪失,等到別人在生意場上笑傲江湖,你內心的不服又有什么用呢。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中國十大杰出營銷人,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等8家權威媒體和機構認定的“中國品牌建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中國證券報》特約品牌顧問,中國《品牌》雜志首席專家,清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總裁培訓班導師,中國保健行業十大杰出經理人,中國最具影響力營銷策劃100人,中國國際健康科學研究院副理事長。
十多年的營銷生涯,成功服務過多個著名品牌,其領銜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是“中國管理咨詢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現專業致力于品牌策劃、公關傳播、新聞營銷、招商代理、市場推廣、實戰培訓等營銷服務,出色的企劃力、整合力、執行力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于斐先生根據自身在外企、國企、民企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資深閱歷,長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實戰營銷理論上升到實踐和方法的高度,在行業中率先倡導了多個在全國深具影響的營銷策略和商業模式,創造了可觀豐厚的物質和社會效益。受到了《亞洲新聞人物》周刊、新加坡《聯合早報》、澳門蓮花衛視等海內外媒體的重點報道,其營銷案例多次入選美國《福布斯》和美國科特勒營銷集團《中國營銷創新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