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企業不是簡單的賣產品,而是需要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因為企業是時代的產物、是市場的產物、是社會的產物。如果老板經營企業的方式與社會背道而馳,那么企業就會有滅頂之災。
因為中國進入市場經濟后30多年的發展,整個國家的經濟環境、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學習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老板不了解市場變化、社會變化,不能站在社會的角度來看待企業,那么你根本就不知道現在的員工想什么,客戶要什么。所以經營企業一定要從大局著眼,小局著手。而且企業越大,老板更需要站得高,看得遠。
因為企業發展需要社會環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市場環境相結合,才能做好、做強、做大。如果老板只考慮經濟效益,不考慮社會效益,那么你的企業很難做大。同樣,如果老板只考慮個人利益,而不考慮員工利益、客戶利益、社會責任、那么企業也會出問題。所以老板經營企業不能單純地想著如何賺錢,而是需要平衡各方面的關系。
中國多數企業做不大、活不長,根源在于忽視了社會變化。有些老板經營企業,他的思想還是停留在十多年的社會環境中。而且總是用自己當年的思維和行為在要求現代的員工,大家想想看,這些員工能接受嗎?因此,企業競爭其實就是老板的思想和觀念的競爭。
因為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而企業變化最大、管理最難的也是人。過去的企業,老板可以把員工當奴隸看待;現在的企業,老板必須把員工當上帝看待,這就是社會的變化,不管你老板是否愿意,都得這么做。
為什么企業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如果老板單純的從企業的角度看問題,你是找不到答案。老板只有跳出企業的圈子,站在社會的角度,分析社會變化、家庭變化、人口變化、經濟變化,你才知道老板為什么需要這樣做。
因為中國30年前是勞動力多、企業少、經濟落后。當然,員工很聽話,老板叫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莫說老板決定你的去留權,就是一個主管或經理都可以決定你的去留,而且企業外部人才多,求職不容易,所以每個員工都會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工作。可是現在,企業多、勞動力少,人們的生活也得到改善,打工不再是為了生存,只是員工為了實現自身價值,讓人生過得更充實的平臺。如果老板還是像以前那樣要求和管理員工,那么你的員工全會跑光。
為什么現在企業招聘難?因為老板和員工都不作讓步,雙方的期望值過高,合作談不攏,所以企業天天招人,人才天天求職,就看誰比誰著急。可是,現在的員工找不到工作,他有家庭作后盾,企業如果沒有員工、沒有業績就拖不起、賠不起啊,這就是現代的企業困惑,老板比員工急啊!
老板招人找死,不找人等死。因為招到員工,他們做不出業績,老板同樣需要發工資,這就是找死;不招員工,企業的固定開支不能少,老板每天賠下去就只有等死。所以,今天的企業家經營企業的難度比過去要大得多。一是因為企業的內部成本在提高,二是因為企業外部的競爭在加劇,所以企業中間的利潤就不斷地削減。
過去的企業,老板不急員工急,因為老板天天有錢賺,員工卻生怕自己工作沒有做好,被罰款、被開除。現在的企業,員工不急老板急,因為員工家里不缺錢,老板卻害怕這個月沒有收入,無法給員工發工資,員工就會離職、走人。所以現在企業管理變得越來越被動了,老板與其說是管理員工不如說是服務員工。因為現在招聘一個優秀員工比找一個客戶還難,所以老板不得不像對待客戶一樣地待員工。如果老板的思想和觀念不更新、不改變,那么他肯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對待員工,當然,員工也會以同樣的方工對待老板。因此,老板只有認識社會,才能做好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