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今天,是一個媒介發達、資訊貫通、科技給了我們無窮力量的時代,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人的人格在今天更健康、更明朗。也許,我們在心智上的殘缺更多了。 今天,是一個媒介發達、資訊貫通、科技給了我們無窮力量的時代,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人的人格在今天更健康、更明朗。也許,我們在心智上的殘缺更多了。
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調查》欄目播出了一期節目,叫做《一只貓的非常死亡》。2006年4月,在網絡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虐貓事件。當一只高跟鞋踩死一只小貓的整個過程曝光在網上時,激起了一片指責、憤慨。大家一直在搜尋這背后的兇手是誰?
這個事件里面有三個角色,第一,踩死小貓的這個女人是誰?第二,誰拍下了這段錄像,并把它掛在網上?第三,這背后是一個什么樣的網站?
看完《新聞調查》的這期節目,大家會震驚地發現,踩死小貓的那個人是黑龍江一個醫院的藥劑師。她平時工作非常認真,對患者負責盡職,從不出錯;她把工作環境打掃得干干凈凈,與人和善,寧可自己吃虧,也從不讓他人受委屈,在單位受到一致好評。
但是,她有17年的婚姻危機,在離異以后,她無處傾吐,心里充滿了委屈和憤怒。在電視鏡頭前,她直言不諱地說:當有人找她做這件事的時候,她一口答應,根本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一種發泄。
記者問她:你在踩死小貓的時候,臉上的微笑是別人要求你這么做的嗎?她說:不是,沒人要求,好像我自己就愿意這樣。
這是一種心靈的扭曲所釋放出來的一種反常行為。而把這個全過程拍攝下來并掛在網上的那個網站,是中國戀足前線里面的一個分支,叫做踩踏網站。它的主辦者說:我和我的群體,生活在一個陰暗的社會角落。由于我們自己特殊的性取向,把腳部作為惟一的美的標準。所以,就會希望這種腳部力的釋放最大化。讓高跟鞋去踩踏,就是這種釋放。國際上也有這樣的一批人,他們踩踏的是衣服、水果,是無生命的東西,后來就發展到踩小魚、小蝦,再后來就發展踩踏小貓、小狗。這種對于生命的踐踏是沒有止境的。
其實,這個網站背后的這個群體是一些具有相當知識水平的。他們有體面的工作。但是,他們的心理上永遠有這樣一塊抹不去的殘疾。
這個虐貓事件,當它背后的角色一一走到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止于一種憤怒,更多的是感到一種悲憫。在今天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科學文明的時代,有多少人因為心靈殘疾,而不能走到陽光底下?
如果我們都像申徒嘉,都像叔山無趾,我們也許倒幸運了,因為我們可以去解釋,可以去認錯,可以去追尋,可以獲得心靈的拯救。問題是,太多的人不能解釋,甚至不可認知。
我記得在一次學術沙龍上,一個心理學系的學科負責人,給我們講過他做過的一個心理診療的個案:
有一次,一個非常成功的白領小伙子,西裝革履來到他的辦公室。進來以后,他就四下搜尋,坐下時就抓起一個煙灰缸,從左手倒到右手,從右手倒到左手。他就一直在這兒倒著,才開始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