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迅猛發展,全球范圍內掀起新一輪技術與產業變革。2012年美國率先提出 “工業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2013年德國正式提出“工業4.0”戰略,2015年中國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世界工業強國力圖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據先機。
工業4.0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實現從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化的轉型,全球用戶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網絡終端定制個性化產品,也就是智能制造。
在工業4.0趨勢下,對于自主研發與產品創新型企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和越來越普遍的個性化客戶需求。如何從大規模制造轉向大規模定制化智能制造,成為企業必須要考慮的現實問題。
對企業研發而言,隨著客戶數量與類型的增長,產品復雜度、產品類別、產品型號也隨之增加,研發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如果研發還延續早期的一個獨立的產品開發團隊負責一個產品/項目,那么將面臨下面的困境:
1、研發團隊、研發人員數量急劇膨脹;
2、研發組織、流程越來越復雜,管理難度加大,研發人員的增加反而人均產值急劇下降;
3、新產品/項目開發周期越來越長,很難滿足客戶交期要求;
4、新產品質量問題多,經常要很長時間才能穩定;
5、相同或相似問題反復出現在不同產品、不同項目、不同人員上;
6、零部件種類龐雜,庫存“漫流物資”居高不下;
7、產品制造、維修成本難以下降;
8、小批量、定制化訂單成為“雞肋”,做可能虧損,不做客戶流失。
面臨這樣的問題,企業需要進行產品平臺與CBB(模塊化)構建及應用管理,加強共享與重用,實現企業高效率、高質量、高智能(柔性)的研發與生產交付。
本課程呼應工業變革的大趨勢,針對企業在大規模定制化時代的典型問題,側重講解了如何構建產品平臺與CBB,如何有效應用管理平臺與CBB,提升企業研發體系效率與質量。結合講師多年實踐案例分享,目的是指導學員掌握產品平臺與CBB構建管理相關知識與方法。
培訓收益
1、工業4.0發展趨勢與智能制造構建架構;
2、深刻理解產品平臺與CBB應用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3、深刻理解產品平臺、公用組件(CBB)、技術要素、技術規劃、技術預研、技術開發等概念,以及其關系;
4、系統掌握產品平臺構建與管理方法,能夠結合實踐工作進行平臺構建與管理;
5、系統掌握模塊化設計與應用方法,能夠結合實踐進行應用;
? 學習掌握產品模塊化設計與應用框架體系;
? 學習掌握產品模塊劃分方法;
? 學習掌握產品模塊化設計方法;
? 理解產品模塊化評審結構;
? 理解模塊入庫與模塊試用方法
? 學習掌握模塊化營銷、模塊化制造、模塊化采購、模塊化服務等方法
6、深入了解產品平臺管理、模塊化設計與應用對研發組織結構的要求,尤其是對技術管理相關職能部門要求;
7、通過案例研討、學員活動環節學習先進企業在產品平臺管理、模塊化設計與應用方面的經驗。
培訓特色
系統理論指導:課程從產品平臺規劃、產品平臺構建管理、CBB設計與應用,深入淺出闡述了如何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平臺與CBB管理應用。
案例與互動:課程綜合、提煉講師在實際咨詢服務過程中的最佳實踐,從實用、解決學員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
結合實際演練:通過對培訓對象實際工作展開演練、研討等方式提高課程轉化效率。
培訓對象
本課程適合機械、電子、自動化等行業研發總經理、總工程師、研發經理、研發項目經理以及研發資深員工。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工業4.0與產品平臺、CBB管理
1、工業4.0趨勢下的大規模定制化服務
1.1、什么是工業4.0?
1.2、工業4.0在國內外應用實例
1.3、案例分享:定制化服務應用案例分享以及研討
2、智能制造與產品平臺、CBB管理
2.1、智能制造的構成
2.2、智能制造案例分析
2.3、構成智能制造的必要條件
2.4、智能制造(大規模定制化)解構
第二部分 產品平臺與CBB管理概論
1、產品平臺、CBB與IPD體系
1.1、產品平臺、CBB與技術管理體系
1.2、技術管理與IPD體系
1.3、產品平臺與CBB管理應用整體框架
1.4、產品、產品平臺、平臺產品、CBB、技術要素構成
1.5、案例&分享
1.5.1、產品樹構成與案例分析
1.5.2、研討&演練:我們的產品構成關系是怎樣的?
2、產品線、產品平臺、平臺產品、CBB、技術要素基本概念
2.1、產品線概念及案例
2.2、產品線演變路徑
2.3、研討&演練:描繪企業產品線演變路徑
2.4、產品平臺概念及案例分析
2.5、平臺產品概念及案例
2.6、CBB與技術要素概念
3、產品平臺與CBB管理應用意義
3.1、產品平臺與CBB應用重要價值
3.1.1、案例:某企業研發困局
3.1.2、分析&研討:如何破解研發困局
3.1.3、案例:某企業實施平臺與CBB管理后的變化
3.2、基于平臺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方式
3.3、產品平臺業務分層
3.3.1、案例分析&演練:如何進行業務分層
3.4、技術與產品的異步開發模式
第三部分 產品平臺構建與管理
1、產品平臺構建與管理關鍵步驟
1.1、產品平臺構建方法
1.2、市場細分與客戶差異化需求分析
1.3、產品系列化差異分析
1.3.1、案例分析&演練:案例產品差異化分析
1.3.2、結合實際業務,我們產品主要差異化有哪些?
1.4、平臺要素識別
1.4.1、案例分析:通過案例平臺要素識別,有哪些注意事項
1.5、平臺定義
1.5.1、案例分析:通過案例平臺定義,有哪些啟示?
1.6、平臺項目分析與規劃
2、產品平臺規劃與管理
2.1、產品平臺衍生戰略
2.1.1、分析&研討:我們的產品平臺有哪些衍生戰略?
2.2、產品平臺績效衡量指標
2.3、產品平臺生命周期
2.4、產品平臺項目團隊構成
2.5、技術管理團隊績效衡量與評價
2.6、產品平臺項目路標規劃與管理
第四部分 模塊化設計與應用整體概論
1、模塊化設計與應用整體概論
1.1、模塊化應用案例分析
1.1.1、不同行業模塊化案例分享
1.1.2、研討:模塊化設計與應用帶來的價值有哪些
1.2、模塊化設計與應用框架
1.2.1、模塊化設計、模塊化營銷、模塊化采購、模塊化制造、模塊化服務分析
1.2.2、企業各職能如何進行模塊化應用?
1.2.3、研討:結合我們的業務實際,我們可以開展哪些模塊化應用?
1.3、模塊化設計概要步驟
1.3.1、模塊劃分、模塊定義、模塊設計、模塊應用
第五部分 模塊劃分
1、模塊劃分
1.1、模塊劃分與組合原理
1.2、模塊劃分方法:標識法與模塊功能展開(QFD)法
1.2.1、標識法應用案例及分析
1.2.2、QFD方法及其步驟
1.2.3、QFD方法劃分模塊應用案例
1.2.4、研討:如何對產品進解構,產品解構顆粒度如何掌握
1.2.5、演練:結合實際產品,總結共同性需求,并轉化為設計方案,將設計方案轉化為模塊化。
1.3、模塊劃分注意事項
1.4、模塊劃分評審與優化
1.5、模塊接口關系分析
1.6、研討:模塊劃分的重要意義
第六部分 模塊定義
1、技術要素識別
1.1、提煉公司技術要素
1.2、識別技術要素
1.3、技術要素識別主要作用
1.4、如有有效識別技術要素
1.5、案例分析及研討
2、零部件歸一
2.1、為什么要進行物料優選與零部件歸一
2.2、物料優選與零部件歸一方法與步驟
2.3、案例分享:案例企業零部件歸一過程與收益
2.4、研討:如何結合實際工作在企業中開展物料優選與零部件歸一
3、模塊定義
3.1、模塊定義過程及其作用
3.2、模塊定義包含的主要內容
3.2.1、模塊接口關系定義
3.2.2、模塊參數與實現方案
3.2.3、模塊定義案例
第七部分 模塊設計與模塊績效評估
1、模塊設計
1.1、模塊設計工作如何開展
1.2、模塊設計過程中的評審
2、模塊入庫與試運行
2.1、模塊庫一般結構
2.2、模塊版本管理
2.3、模塊權限管理
2.4、模塊運營管理
3、模塊績效評估
3.1、衡量模塊績效的指標
3.2、如何開展模塊績效評估
3.3、案例企業分析:模塊的重用程度、成本、質量
3.4、研討&分享:如何結合實際工作規劃企業模塊績效評估
4、模塊化設計與評審要點與注意事項
第八部分 模塊設計與應用組織與流程
1、模塊應用架構
1.1、模塊應用架構
1.2、企業各職能如何有效開展模塊化應用
1.3、模塊化應用流程
1.4、如何結合IT系統進行模塊化應用管理
2、模塊化設計與應用組織
2.1、模塊設計組織
2.2、研討:適合企業模塊設計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