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變化,市場變化,企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強好進,更是企業老板的一種基本思維。
我們已經意識到了一種殘酷的現實,也正如叢林法則告誡我們的一樣,在所有物種的演變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是那些足夠大、足夠強、足夠聰明的物種,而是那些能夠快速適應變化的物種。做企業也是如此,強于應變,快速反應,積極行動,則成了當代企業的一種生存法則。
組織的應變能力,來自于老板的決策,老板的正確決策,則來自于對破碎繁雜的信息處理、整合、分析、判斷。需要企業老板擁有寧靜而強大的內在素質,以及準確拍板的勇氣。還是毛澤東講得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以開放的心態,納人善言,使天下英才為我所用。當下之企業,絕非一人一已,而是英雄退出,團隊致勝的時代。
將帥無謀,則亂,亂則必敗。企業的每一個進步與成長都來自于老板的深思熟慮。讀《馬云內部講話》、《任正菲內部講話》等之類的書籍,就不難理解強者之所以為強的理由。一個共同的特質,則是企業領導人強大的思考力,卓越的思想性。足以使員工認知、認同、執行,并產生良好的結果。
每天進步一點點,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質,也可以成為一種追求。張瑞敏講,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只有用心將基礎做得扎實,才有堅定的信念,堅不可摧的意志。格力空調的董明珠,對自己狠一點,走過的路不長草,就是在修煉一種卓越的品質,點滴錘煉,才成就了“好空調,格力造”的美譽。他們在前進中,穩扎穩打,使得企業才能氣定神閑,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在這樣一個浮躁的環境中,還有太多的老板,指望突飛猛進,一舉成名,他們忘了機會時代已經過去,求快求多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我們為那些堅守本業,做好實業,創造奇跡的老板們鼓掌。根基牢靠,風吹不倒。慢,就是快;小,就是大。
做企業是一種馬拉松式的長跑,靠的是毅力和耐力,所謂笑到最后才是最美。了解自我,做自己能做的,做自己能做好的。恐怕我們太多的人都已經把潛能和自信發揮到了極致,飛得很高,卻腳不著地了。轉型期的中國,各種觀念和思潮沖擊著我們的頭腦,太多的機會充滿誘惑,需要我們堅定信念,有所取舍,明確目標,積少成多,積小成強,這就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與巨人牽手同行。當然,那也能要有這種高度,這種速度,這種品行,否則,一切都是空想。
在前進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不是要看我們是否落后于別人,而是要看自我超越的程度。為老板者,是為企業組織的領袖,首要的是帶領眾人,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為更多的人所需要。進步與成長,在變化中變化,強于外必先強于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腳下做起。那些外強中干,自以為是者,必定是人不敗我,我自敗。我是一切的根源,知行合一,走自己的路,大道通天。(何東征)
2013-08-13于義烏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