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談判培訓講師李力剛去跟王老吉培訓的時候,才知道李力剛老師培訓的是廣藥,不然一直搞不清楚原來是兩家不同的公司。今天因為授權的談判破裂導致的分庭抗禮,也將廣藥推到了只能前進不能后退的境地。
時下,廣藥定下格局2013年完成100億,投向央視,湖南衛視等的廣告費用和推廣費用不下20億。如此大口氣真有點加多寶的風格。言稱,為什么分家后沒有動作是因為渠道,班子以及很多因素都沒有到位。意即,時下已經到位了,可以出征了。但談判訓練專家李力剛認為:
廣藥的基因:廣藥是國有獨資的企業,在體制上靈活性就受到諸多的限制,他們繼承了歷史計劃經濟的遺產,在國家的大背景下生長發育,也就會受到更多的干預。從人事任命到戰略決策,從資源使用到媒體合作,都會受到很多的限制。如果廣藥股份關系能變成TCL這樣的職業經理人與國企的合理協調關系,那廣藥這盤棋的勝算更大。
廣藥掌門人:廣藥掌門人很強,經營過幾個著名品牌,還在中超沖超成功。但過去的業績都是經營區域品牌,而非全國大盤,廣藥也只能如眾多國企一樣,低調發展,穩中求進。加多寶的背景深厚,大氣非凡,攻城略地,一時讓王老吉揚名天下,在失去品牌后更換品牌又重回霸位,這其中,都是有一個很好的掌門人或決策首腦團在起作用。這如同當年劉備與曹操,一個區域首領,一個欲圖天天下的強勢王者,兩者之拼,結果會如何?掌門人是企業的發動機,發動機強則企業強勁,之謂:問題出在前三排,根子還在主席臺。廣藥想要圖霸天下,必須在掌門人格局上放大自己。
廣藥團隊:在培訓廣藥期間,李力剛老師感受到廣藥的團隊還是很敬業的,而且把經銷商團隊搞得也很有聲有色。雖然只是在張家界有過一面之緣,但這個團隊的務實作風還是給李力剛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團隊首先是正規,然后是上進,然后是有事業心。團隊方面目前廣藥與加多寶團隊還是有些區別的。記得5年前李力剛老師去無錫旅游,在一個太湖的島上,李力剛老師就見到了現加多寶的促銷團隊,后來在全國各地出差,也是無處不在…..
廣藥的市場策略:從產品來講,兩家公司沒有區別,而廣藥開發的王老吉產品其實更加豐富,有王老吉的綠盒利樂裝,還有潤喉糖等產品。在定價上,兩家公司剛剛分開,也沒有什么大的差異,但如果王老吉降價,也許加多寶反而提價,這樣老老吉被動;如果王老吉提價,那名氣本不如加多寶可能帶來傷害,所以現在廣藥最好的策略就是價格不變,一等加多寶出牌,二是在換在促銷上做文章。在分銷渠道上,加多寶對老老吉進行了多方阻擊,限制措施強硬,王老吉有自己傳統的全國渠道,但是想與加多寶Pk,必須發展出強有力的快消渠道補充,但這都要求營銷策略的營銷團隊的雙料強勁,這對廣藥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促銷策略上,廣告的跟隨戰略可以確保王老吉穩住品牌,但將來的定位如何卻會決定生死。跟隨者稍不注意就會馬失前蹄,因為很多因互決定了兩家公司的不同,采用相同的模式運營風險極大。公關策略上,加多寶高調,鋒芒畢露,一向低調的廣藥今后如何應對?推廣活動這一環可以說加多寶做到了極致,甚至比“兩樂”還要精道,王老吉原來只是商超渠道推廣多,更多經驗還得摸索。
兩雄相爭,不免讓李力剛老師想起了蘋果在中國的官司,最初都是在商標火后為名而爭。不同是,中國蘋果只有名,沒有實,而兩個王老吉,實力雖有懸殊,但廣藥也算強大。
他們會成為美國兩樂那樣的經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