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聯網轉型的時間不需要多長:雷軍用了四年時間將一個新企業從零做到800億。他雖然做過金山軟件這樣的企業,但畢竟還不是完全的互聯網企業。但這次他玩的是一個沒有先例的玩法,做一個互聯網手機。大量通過自己賣,而不是電商平臺,創造了一個傳奇,而且還走向了國際化。
二、轉型實質:互聯網轉型的核心不是結合網絡,而是更加理解客戶的需求。互聯網的去中心化,已經讓每一個人都變得更為平等。網上生活的大量是年輕人,他們是今天消費的主流。他們想說什么說什么,很少去逛街,消費看點評……說白了,互聯網時代的核心是消費者變了,消費的需求也變了——如果今天的企業不理解這一點,所有的轉型都將白廢。
三、時代變了:現在,已經從功能產品,到品牌產品,到體驗產品,再到參與創造產品的時代,也就是客戶需要的個性化——自己參與設計產品。這與互聯網本身是沒有直接關系的,只是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從網絡得來更為容易。只要企業理解了這樣一個變化,轉型就不再因為互聯網而苦惱了。
四、是種顛覆:因為它的內容把傳統企業與客戶的距離拉近了。傳統企業只是一貫地認為客戶需要什么,然后固定地生產出產品滿足全國各地的需求。但今天小米模式是每周迭代地更新客戶期望的需求。這樣快速反應,在全球我想也是第一家。
五、也是回歸:我們喊了很多年要以客戶為中心。可是典型的除了航空公司、五星酒店以外,海底撈以外,有多少行業在服務上做到了呢?在互聯網的大潮中,因為電商等公司滿足了這樣一種新的需求,所以它們大放異彩。但傳統的企業要想轉型,就必須要回歸到為客戶創造價值:包括時間上考慮,空間上滿足,角度上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