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民間資本來說,當前急需投資渠道。
據CCP了解及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當前有40多萬億元居民存款以及30多萬億元民間資本,長期缺乏穩定的實業投資渠道。盡管之前國務院出臺了民間投資的“新36條”,但由于國外經濟環境的波動和國內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不理想,民間資本仍然面臨諸多障礙.“民間金融需要更多的策劃,使之與新興產業優勢結合起來,讓民間資本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獲得充分的利用平臺。”朱耿洲博士在課程開篇上表示.
近期地方版的“四萬億”投資計劃正在出臺,各地方政府都在積極鼓勵和激活民間投資參與各領域建設。
重慶市政府發布的工業領域主要產業的三年振興規劃中指出,“十二五”期間,全市工業將累計投入1.5萬億元,建成7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和30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江西省在中博會發布的1200個招商項目中,主要是今年全省重大產業招商項目和現代服務業重點招商項目,涉及現代物流、信息傳輸和計算機軟件業、服務外包、金融等十大領域。
四川省10月22日發布了《四川省重大投資項目名錄(2013-2014年)》,今明兩年計劃實施4.26萬億元的重大項目投資,超過2008年中央政府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成為近年來已知的地方政府最大投資計劃;福建也推出了龐大的投資計劃,項目投資數據接近4萬億元。 浙江省也有10萬億的投資藍圖。
北京10月14日公布16條政策,為民間投資進入文化創意產業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安徽省政府10月27日也出臺20條意見,其中提出盡快在鐵路、衛生、教育、養老等領域推出一批適合民間資本和外來資本進入的項目,以提升資金供給保障能力。
貴州推出了大批旅游項目;江蘇省南京市發布《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若干意見》,出臺一系列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政策;黑龍江省政府公布的《關于促進全省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鼓勵企業增加生產、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和減輕企業負擔……
相比2008年11月國務院推出四萬億元投資計劃而言,此次地方版的四萬億元投資計劃以地方為主體,而且在推出的內外背景、投資方向、資金來源等方面也大相徑庭。
新一屆政府主導下的投資,是符合國家經濟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方向,是能夠吸納就業和發展民生的投資。從投資主體來看,不論中央政府改革投資審批制度,還是地方政府的萬億投資計劃,都將投資主體多元化放在首要位置,也就是改變過去由政府和國有企業主導的局面,而轉向注重對民間投資的激活和引導。
對此本人認為:此前中央“四萬億”投資計劃造成的產能過剩、產業陣痛至今尚未完全消化,因此包括四川在內的各地應該在堅持產業結構調整的前提下,謹慎推出大規模的基建計劃,遵循結構調整大方向,即第三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不要重蹈覆轍。只有有效地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各領域建設,將是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
首期兩天課程結束后,與課者都認為朱耿洲博士為他們描繪了民間金融的美好畫卷,看到了民間金融的價值,增長了民間金融知識,改變了民間融資觀念,也找到了解決民間借貸活動中現實困難的方法。大家都期待下期開班的再次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