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企業資本運作大有可為—朱耿洲內蒙古講學實錄
融通資金,發現商機;收獲財富,收獲友誼——2010年12月4、5日,內蒙古大學財政金融教育中心精心打造的“內蒙古大學成長型企業發展戰略高級研修班”,在內蒙古大學隆重開班,我國著名融資實戰策劃專家朱耿洲博士用睿智精彩、幽默生動的語言,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講座,主題是“內蒙古中小企業融資策劃的方法與渠道”,并特別就內蒙古自治區資本市場的總體運作情況及發展方向給出了全面系統的觀點,受到與會的內蒙古成長型企業老總及高管100多人的熱烈歡迎與高度贊許。 資源豐富,地緣優勢明顯,古老神奇的內蒙古大草原,曾因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聞名于世;現在有蒙牛、伊利、包鋼、小肥羊餐飲等大型集團企業聞名遐邇,并因資本市場初具規模而備受矚目,但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方法缺欠、資本運作能力欠佳也是橫亙在內蒙古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巨大障礙。 朱博士此間講學,總體認為內蒙古自治區企業目前資本運作碩果累累,未來市場也大有可為。在兩天講學中,朱博士既就內蒙古自治區的企業融資策劃與資本市場情況進行了分析,肯定了成果與優勢,也指出了不足,并給出了特別合適該區企業融資策劃與資本運作的思路與方法,對該區順應資本時代邁開更大步伐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內蒙古經濟近十年來持續快速發展,上市公司數量逐年增加,直接融資比重逐步提高,債券、期貨市場也有一定的發展,資本市場已初具規模。截至目前,全區資本市場(證券市場、債券市場)累計融資超過800億元。目前,內蒙古資本市場大發展的產業資源基礎已經具備,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農畜產品加工、裝備制造和高新技術等特色優勢產業的主導地位突出,一大批優質未上市企業群體已逐漸形成。 但與發達地區相比,目前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或差距:如上市公司總體數量較少,資產證券化率不高,資本市場服務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率較低,很多優質實體經濟尚未融入資本市場;各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行業分布不合理,上市公司多集中于呼包鄂及赤峰地區,上市公司也多集中于能源、電力、冶金、化工、農畜產品加工等行業,而很有發展前途的高科技、蒙藥、旅游、金融等行業還沒有上市公司。 另外,資本市場建設緩慢,私募股權融資、產權交易發展滯后,企業仍以銀行貸款間接融資為主,而直接融資比例較低。同時缺乏金融牌照,全區只有1家期貨公司、2家證券公司,且證券期貨公司創新能力不足,證券公司主要盈利來自經紀業務,盈利模式單一。
為此,朱博士認為,一是要全面樹立正確的融資策劃與資本運作觀念,與時俱進。要加大推進企業融資策劃與資本運作的力度,懂得并善于運作融資策劃與資本運作理念與方法及工具,借力資本的力量促進內蒙古的發展。 二是要建立完善股權投資風險與收益對等機制,使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逐步成為促進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要強化推動冶金、煤炭、電力、裝備制造、化工等企業通過直接融資,擴大生產規模,實現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鼓勵引導上市公司聯合、兼并、控股、參股非上市公司,促進優質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實現上市公司低成本擴張;積極推進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整體上市。 三是要積極培育發展區域資本市場,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積極設立和引進基金管理公司,鼓勵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做大做強,積極培育發展證券中介組織;加快組建內蒙古股權交易所,解決創業投資、風險投資退出路徑狹窄的問題,促進中小企業股權融資。
(本期也是中國資本策劃研究院“融資策劃36計”知識體系全國大巡講總第3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