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本期課程由柳林教育管理培訓中心承辦
地點:四川省 - 成都
時間:2015/5/14 0:00:00
2015年5月14、15日著名融資策劃專家、資深金融律師、高級金融經濟師、中國資本策劃研究院(CCP)院長朱耿洲博士應邀來到了成都為柳林商學院金融系的企業家們授課,主題《融資策劃36計》綜合課程,朱博士深入分析了36種融資渠道及200多種實戰可用的方法,特別是在直接融資方面開拓學員思維,直接為中小微企業點明了融資這一世界性難題的破解方向與新思路。
提到今年的資本市場,繞不開的兩個關鍵詞就是“新三板”與“股權眾籌”。新三板與股權眾籌作為資本市場多層次發展的兩個重要層級,其出現極大地豐富了融資生態圈。同時,二者都是草根公眾墊墊腳尖能夠得著的投融資方向。因此,站在股權眾籌平臺上觸摸新三板,打通股權眾籌與“新三板”之間通路,或將成為中小微企業融資在這個生態圈中的重要的融資方式。
(圖為朱耿洲博士為成都為柳林商學院金融系的企業家們講學)
朱耿洲博士對“新三板”與“股權眾籌”這兩個資本市場的新寵從投融資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與分析。
首先,二者從各自火熱到嵌套共生
“股權眾籌融資試點”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把火,徹底點燃了一直不溫不火的“股權眾籌”行業。各大巨頭行業先后推出股權眾籌平臺,并為其他互聯網巨頭正式上線股權眾籌平臺按下倒計時按鈕;而“新三板”則在近年來一直高燒不退,眾多草根投資者借錢都要開戶投資“新三板”,已日漸成為國內投資常態。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新三板”和“股權眾籌”兩者在國內雖然都是近年來才蓬勃發展的產物,但兩者之間的關系卻在經歷著變化。即從早期的獨立生長,發展至出現共生的情形,甚至大有一道“搭臺唱戲”的態勢。
股權眾籌降低了新三板的個人準入門檻,資產量級從百萬級降至了十萬級,成為更多草根登陸新三板的新途徑,并因此創新了投融資模式,讓資本投資市場生態環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其次,草根投資者獲得更多參與的機遇
股權眾籌與“新三板”嵌套共生,對于草根投資者意義尤其巨大。這意味著個人投資者開始具備更多機會和更暢通的渠道來接近新三板,讓個人資本能夠最大程度地投入創業和創新領域,與“新三板”企業同獲創業激情和收益機會。
“新三板”個人投資者的門檻是500萬元,借錢開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普遍途徑。但是,這種情況或將因股權眾籌而被改寫。本來,“新三板”企業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東人數就可突破200人。這為潛在投資者提供了投資入股可能以及足夠數量的股票交易受讓方,是眾籌模式的絕佳載體。在這基礎上,草根利用股權眾籌平臺作為中介,可以將新三板500萬元的門檻降到了10萬元級別。
就具體操作方式來說,個人投資者可以利用股權眾籌模式,出十萬級的資金,以跟投的方式,購買眾籌平臺發布的一些專注“新三板”的領投基金、類私募的眾籌項目和產品,從而間接地加入投資“新三板”的陣營之中。
第三,通過股權眾籌投資新三板降低了投資風險
一方面,選擇“新三板”項目或企業進行股權眾籌,風險要低于投資股權眾籌上的其他項目。現在國內已有股權眾籌平臺上的企業或項目大多處在種子期、初創期,沒有經過券商、風投等專業人士的梳理,不規范的程度較高。離上市還有很遙遠的距離,而且不確定性非常大。
而“新三板”掛牌企業作為納入證監會統一監管下的非上市公眾公司,具有較高的規范度及規范意識,且在“新三板”掛牌期間需受主辦券商的持續督導,其人為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道德風險將大大降低。因此,草根投資者在眾籌平臺上,選擇投資“新三板”項目的風險大大低于選擇其他許多種子期、初創期的項目或企業。
不僅如此,另一方面,草根大眾用股權眾籌的方式投資新三板,也可大大降低直接投資“新三板”的風險。因為即使是“新三板”項目和公司,仍然有優劣差異。一般草根投資者直接投資“新三板”,由于草根本身的風險識別能力、對項目的認知和判斷力都較為薄弱、也沒有專業的知識背景作為支撐,沒有足夠的能力從眾多公司中更好地篩選出好公司,因而容易出現投資偏差,投資風險很大。
但是,草根加入領投人基金之類的股權眾籌項目,跟隨具備較強的風險識別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機構投資者一同做領投人;或者自身作為跟投人,跟隨有專業風投擔任的領投人加入新三板投資項目,能夠以“精英帶草根”的方式投資,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直接投資新三板企業的價值風險。
最后朱耿洲博士總結道,進一步打通“股權眾籌”與“新三板”的通道,“新三板”的資金池不亞于股市的資金流入,目前新三板掛牌的門檻進一步降低,因此中小微企業到“新三板”掛牌直接融資是當前最好的融資渠道,也是政府所鼓勵的,不但倒逼企業迅速走向規范,而且大大降低融資成本,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公信度,通過直接融資的這一巨大平臺進一步破解融資難題,可操作性很強,“新三板”就是創業板和主板市場的“預科生”。
本期課程由柳林教育管理培訓中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