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浙江財經學院 “商業銀行金融管理創新班”項目組
地點:浙江省 - 杭州
時間:2012/10/27 0:00:00
準確定位、創新服務—朱耿洲為浙江財院 “商業銀行金融管理創新班”講學
穩健的貨幣政策與“調結構”相聯系,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呼聲讓小微企業逐漸成為金融機構眼中的“香餑餑”。相比大銀行做大企業業務的優勢,近年來逐步成熟的一些中小銀行憑借自身靈活的機制及區域服務優勢,快速反應,主動將服務小微企業作為戰略定位。從央行最新公布的統計報告看,小微企業貸款繼續邁出快速增長的步伐,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漸趨明朗。
為了能更好地提升中小銀行的創新業務能力及服務質量,彌補其短板,助力小微企業。10月27、28日,“中國中小企業融資策劃導師”—朱耿洲被盛情邀請來到杭州,為浙江財經學院“商業銀行金融管理創新班”學員授課。
朱博士曾服務于人民銀行、工商銀行、投資公司、融資管理顧問公司及律師事務所近20年,擔任過各類中小企業及金融企業的顧問。善于從借款人(企業)、貸款人(銀行)、監管方(央行)、裁判者(法律)、管理創新等多種思維角度來講解和看待融資。對于來自各地城商行、農信社100多位學員來說,這次課程意義非凡,不僅使他們看到自身對中小企業融資情況認識不足,錯失了一些優質客戶,也為以后準確定位小微企業、創新融資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課上,朱博士通過多個融資案例為學員深入淺出地分析融資創新渠道及方法,不斷啟發學員打開融資思路。學員也是踴躍與朱博士互動,以便將課上所學知識更好的消化吸收。
在講到國外銀行融資渠道時,朱博士用圖表來分析國內外銀行選擇客戶的差異,使學員大為震撼。根據圖表分析,企業在成長期凈利潤反應出來的是負值,到了成熟期才是正值,而企業在成長期是有發展潛力的,雖然賬面反應為負,卻是能為銀行創造源源不斷的價值。這時國內銀行往往放棄了成長時期的企業,只接受成熟期企業,從而放棄在成長期貢獻的利潤。而后朱博士又為學員分析企業由成熟期到虧損這一過程,徹底讓學員了解到什么樣的客戶才是銀行真正尋找的優質客戶。
朱耿洲博士表示:國內銀行一般都是要有抵押物,但廣大的中小企業本來就在初創期、成長期,很少有抵押物,更不能拿出銀行所謂要求的那些抵押物,所以很多企業不能從國內銀行融到資。而外資銀行一般看的是企業的成長,注重企業日后的發展,甚至在沒有任何抵押物、負利潤的情況下都可以貸款。
某城商行支行行長在聽完朱博士的分析后感慨地說:“朱博士的課程實在是精彩之至,徹底顛覆了我以前固有的融資觀念。雖然也是金融科班出身,但是相對朱博士真是相形見絀,看來我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現在鑒于小微企業“輕資產”的特點,我們銀行對其進行信用評級,就不能單純地看企業的財務報表,更要去關注企業的成長性。通過朱博士課程的學習,讓我們知道為企業完成融資后還應提供一些針對小微企業的綜合性服務,如現金管理、投融資以及一定的經營管理、產品銷售等指導。”
兩天的課程很快結束,在課程結束后,朱博士建議中小銀行業應提高自身業務創新能力和員工素質,與時俱進,準確定位服務小微民企與“三農”,從服務本地化入手,提高與大銀行和外資銀行的差異化產品與服務競爭能力,這樣小銀行才有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