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運營與融資策劃能力是資本型企業家的核心競爭力!”2021年12月18-19日,中國資本策劃研究院(CCP)院長朱耿洲博士應邀來到深圳,為博商管理科學研究院“資本運營創新實戰班”學員講學,主題為“創新融資策略”。課程聚焦中國日益強健的資本市場,洞悉粵港澳大灣區商機,讓學員掌握投融資、并購重組與掛牌上市實戰智慧,成就又一批資本型實戰企業家。
朱耿洲博士講授“創新融資策略”現場
讀懂北交所,兩條腿發展
在兩天講學中,朱耿洲博士首先為學員分析并解剖了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相關政策與發展前景,為學員投身資本大潮做好準備。
朱博士談到北交所時表示,北交所的設立與開市,的確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又一標志性事件。一是當日首發10支新股漲幅均超過100%的“開門紅”現象,充分反映了首批參與市場交易的投資者的積極態度,這將有助于引導更多機構投資者進入,形成市場的正向良性循環。二是相較于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之初的反復試探與各方博弈,可知當下合理利用資本力量促進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的普遍共識。三是北交所的方向是將新三板交易平臺發展為規范化、標準化的融資平臺,這對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豐富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意義不言而喻,“博商學員們應該讀懂、理解資本市場的精髓,及時更新樹立好當代企業必須走好傳統經營與資本經營兩條腿走路的發展觀念!”朱博士說。
融資策劃與資本運營是當代資本型企業的能力
在講學中,朱耿洲博士為學員全面系統地展示了一幅精彩的企業融資與資本運營知識畫卷,也為與課學員提供了一套改變企業生存、發展與強大的融資思維工具與操作大全。
中小企業融資常見的融資渠道方法有哪些?
朱博士從企業內部融資,到外部融資;從直接融資,到間接融資;從傳統融資到創新融資等方面,結合自身多年“中小企業融資專家門診”咨詢顧問服務案例,系統全面地講授了融資策劃知識與方法技巧,36種主要融資渠道、200多種實戰融資方法,其中80%為非銀行融資渠道,十幾種創新融資融資方法首次講解,“聽了就能懂,學了就能用”,學員現場激動地反饋說。
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如何解決好融資問題?
朱博士表示,第一,有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首先可以考慮在深交所、北交所、新三板、創業板、香港證券交易所等平臺掛牌融資;第二,一般而言,可以依托聯創擔保公司的政府性融資擔保平臺的放大效應,比如采用“園區+信用擔保+政府貼息”的融資擔保業務模式;第三,可以以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單位為契機,通過銀企對接會,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引導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信貸業務。
融資的管理有何技巧?
朱博士強調,企業一定要把用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還要善于提高和改善效率。比如說要資金1000萬,那就想想能否700、800萬把它做成?本來需要一年時間建成的,能否8-10個月完成?也就是盡可能通過提高效率來降低融資成本。資金融入是有成本的,只有充分發揮融資的財務杠桿作用才能實現利潤的倍增,這樣融資的效果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否則,把融到的資金用在不當的地方,使用效率低,那么融的越多資金,企業的負擔會越重,甚至會帶來滅頂之災……兩天時間,36種主要融資渠道、200多種實戰融資方法,幾十種創新融資策略,朱博士重點突出,難點細解,案例演繹,實戰為王。“朱老師教的融資方法與觀念,有助于我們中小科技企業將來走上一條陽光的資本大道。”兩天的課程后學員興奮地說。
朱耿洲博士最后總結說:“通過融資策劃與資本運營,內外聚集各種資源,提高核心競爭力,通過增資擴股、上市、并購、重組、整合等快速擴充發展,這是中小企業未來成長發展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