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自主心理學院
地點:北京市 - 北京
時間:2013/5/6 0:00:00
今天學習《自主心理學》前言內容的第一、二自然段“人都想主宰自己的命運,也想快樂幸福地生活一生。 人生的經歷告訴我們:生活的過程就是實現自主的過程。無論感覺痛苦,還是享受幸福,都是為了自主。感覺到痛苦,是因為沒有得到自主;享受著幸福,是獲得了自主。”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想自己積極主動的將人生過程親自走一趟,在快樂輕松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中體會人生的幸福、品嘗奮斗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百味人生的真正意義,最終將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自主人生,主宰命運。 無論痛苦還是幸福,都是對自主的心理體會和正向調節。 感到痛苦,是因為當下的心情或所作所為,不符合內心的自主本質,即與自己的真實心意相悖所致;覺得幸福,是因為當下的心情或所作所為,符合自然規律,與自己的本心需要相一致。 有一個例子很典型:
李新月同學,平時學習十分刻苦,但考試成績總不理想。一天十幾個小時投入到學習中,卻考個及格都成了奢望——成績與努力不成正比。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她的心情,幾乎無法繼續學業。 她說:“自從高一第2學期進了一個新班,60多個同學沒有幾個認識的,我和誰也不說話,有不會的題也不敢向同學問,就怕人家說我笨。”
希望并且能夠積極主動地與自己所處環境內的其他人搞好人際關系,和諧相處,是每一個人的需要,是人的自主本質。把自己封閉起來,與周圍的環境不能融洽,是違背自主本質的,是自我不想要的。 正因為違背自主本質,正因為不想要,才會痛苦,才會難受。這時,這個痛苦、難受是自主調節功能的啟動。 通過自主學院的學習,新月同學首先通過自我溝通,協調了與自己的關系,調整了心態,積極主動地協調與家長、老師、同學之間的關系。主動接納別人的同時,別人也自然的接納了自己。 還是那個環境,還是原來的人,還是緊迫而繁重的學習,她卻不再覺得壓抑、孤獨,而是用自主的力量,從壓力中獲得了動力,從失誤中找到了方法,將最美的笑容展現了出來。 當久違了的笑容又回到臉上的時候,她驚喜的發現:“原來,一切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 所以說,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動或被動實現自主的過程! 自主心理學將一個渾沌的世界和千頭萬緒的人生,清清晰晰地展開在我們面前。 積極主動的把握自己,體會到的就會是幸福、快樂、成功;消極被動的被自然法則所調節,體會到的就是痛苦、失落、煩躁、沮喪。 讓我們積極主動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把看似神秘的命運緊緊把握在自己手中。
吳翠蘭
2013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