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們都在講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實際上它的核心,就是經濟發展要更加重視質量,能夠讓使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實惠,實現真正的公平、公正。
討論“新常態中國與世界”,我覺得很有意義,因為外交政策一直都是國內政策的延續。說到新常態中國和世界經濟的關系,肯定是要求它們適應新常態的基本特點。也就是說,中國和世界的經濟貿易關系能夠更加重視互利共盈,更加重視經濟貿易的合作,最終能夠惠及各國人民,能夠使全世界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實惠。
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政府,為了促進中國和國外,特別是亞洲的經濟貿易關系,有了兩個大動作,一是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戰略。另一個是中國在2014年11月份的APEC會議上通過與各方的協商,共同形成了一個建立亞洲太平洋地區自由貿易的路線圖。我認為,這兩個大動作對于中國和世界的經濟貿易關系,都有很深刻長遠的影響。
最近,中國的對外開放確實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包括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高速引進外資和大規模走出去同步進行的新動向。中國企業大規模走出去是一個趨勢,剛才提到的“一帶一路”戰略,對于中國企業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企業走出去搞投資,一定要有比較好的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交通以及通信設施。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戰略,實際上就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周邊國家的企業合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硬環境。
亞太地區共建自由貿易區的倡議,是要進一步消除各國的貿易壁壘和投資壁壘,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打造一個更好的軟環境。現階段中國和世界的關系,特別是經濟貿易關系,具備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我非常看好新常態下中國和世界(特別是與亞太地區各國)建立的新型經濟貿易關系。它符合我們新常態下發展經濟的主要目標,即提升了經濟質量,增加了老百姓的實惠,從而進一步確保社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