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熟知企業經營的整個循環過程,那么你能把握住他的關鍵所在嗎?你了解企業的財務管理嗎?一個良好的財務狀況和合理的財務管理,對企業的經營循環又有什么作用呢?在日常管理中,又怎樣發揮他的作用呢?
情景案例
一個人參加長跑運動,前提是個自然人,是有運動能力的;其次,還要有健康的體質,能夠承受劇烈的運動;再者才是參加運動后的成績,而這個成績是運動的結果表現。
引申問題
1.人體運動的關鍵是什么?
2.對企業管理而言,要促進企業正常運營與發展,關鍵又是什么?
3.如何防范企業運營與管理出現失控和混亂?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分析訓練
一、企業經營的目的
作為一位企業的經營者,也許會有人問你:“經營企業的目的是什么?”
是為了生活?為了名聲?為了傳承給后人?為了追求大企業的氣派?為了在行業內的排名?還是為實現贏利?
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會怎樣回答呢?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確定怎樣的經營目的才是最好的呢?怎樣才能實現你的經營目的呢?
(一)企業經營的目的是什么
當今社會是一個經濟社會,經濟社會的最主要載體是企業,而一個企業發展的關鍵是管理。經營者作為企業管理中最關鍵的人物,其經營思路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體現了企業的經營目的。
案例
有一位國外的企業家講過這樣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美國。在美國資本市場上,企業之間的并購買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每天都有很多的企業在忙著推銷自己或者兼并別的企業。一般而言,國外的企業家看中合意的掛牌企業時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這家企業是由誰在經營?如果這家企業的經營者是中國人,他就會失去興趣,繼續尋找下家;如果經營者是猶太人,那么就會與經營者談一談,并且很可能達成協議。
為什么呢?
這位企業家說,因為中國人在經營企業的時候,往往是在企業經營狀況不佳、發展前景不太理想,兒女也不愿意接手經營管理時,才會想到出售。對于這種企業,購買后很難取得理想的經營效果。但是,猶太人正好相反。他們往往選擇在企業成長前景較好的時候,也就是在企業處于快速成長期的時候出售。購買這種企業后往往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能夠取得很好的經營效益和投資效益。而原投資者不僅獲得了企業現存的價值,也出售了預期的價值,因此選擇出售也會取得很好的回報。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中國臺灣。臺灣某家族企業的經營者曾經說,他的企業一定要由自己的兒子來繼承經營。當別人問他,為什么想到要把企業傳給兒子時,他說:假如留給兒子金錢,那么可能很快就會花光;但是,假如留給兒子一個企業,只要他肯努力,只要這個企業能夠經營下去,就會有長久的利潤,也就有了長遠的生活保障。
那么,企業經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為了謀生,還是像案例中的臺灣企業家所說的那樣,做企業是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希望能夠把企業像延續生命一樣傳承給子孫?
從經濟的角度出發,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為了贏利。那么,由此又產生了一系列新問題:贏利是指什么?我們是追求生產經營效率的增長呢,還是追求規模的擴大,或是以規模擴大實現利潤總額的增長?
假如管理得當,企業會在不斷地經營發展中壯大,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形成一種規模經濟,從而產生規模利潤。但是,規模跟利潤又是怎樣一個關系?規模大了就一定利潤大嗎?
顯然不是,我們必須認清,簡單的生產規模大或者銷售額大并不一定等于利潤大,規模擴大也并不一定意味著利潤同比例增長,沒有利潤增長或者發展前景的規模擴大反而會成為企業健康運營的障礙。規模的擴大實際也使投資增加,對股東利益來說更危險。因此,作為一位企業經營者,不能說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不計利潤、簡單地追求銷售額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行列。
在前面的案例中,我們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中國人把企業當成了生命的載體,傾注了過多的情感;而猶太人僅僅將企業作為贏利的載體,在企業的成長期,也是預期價格最好的時候把它拋售掉。這一問題反映了兩種不同的經營企業的思路。中國人經營企業的目的過于復雜,目標不明確,導致企業經營管理方式不斷變化,管理成本過高。從本質上看,企業的存在就是為了追求贏利,企業就是一個贏利的載體,這個載體或者要追求眼前利益的最大化,或者要追求未來價值的最大化,這就是我們在經營企業時要考慮的一個最重要的目的。
(二)如何達到贏利的目的
經營企業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贏利,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那么,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呢?
在今天供大于求的市場態勢下,有些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犧牲利益降價促銷。無利潤經營不但會降低客戶忠誠度,更會使營銷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企業現金流不暢。有經濟學者提倡:“企業要從精細化的終端管理,逐步走向精益化的企業經營。”因此,企業只有實施精益化經營,并做好企業經營中各個細節的管理,才能擴大經營規模、提升利潤水平。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能力去追求大規模經營。而且,從上面的論述我們也應該知道,簡單的擴大規模只是一種粗放式的經營,并不一定會增加利潤或者提高利潤率。
智慧棒
事實上,要更好地實現企業持續贏利,最現實的途徑是提高管理能力,特別是提高企業經營者的財務管理能力,進而提高企業各種資源的贏利能力。
企業就是一個投資者贏利的載體,而滿足客戶需求是企業存在的基礎。企業必須要創造價值,這個價值要符合三個方面的需求:客戶、員工和組織。因此,企業發展的起始點應當圍繞創造價值的贏利而展開,推動企業持續、穩定和健康的發展。
本書由國內知名企業家聯袂推薦,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全國各大書店、機場、當當網、卓越網火熱預定中!書號:ISBN 978-7-301-12103-0/F.1600
暢銷8年的經典培訓課程,6萬多名企業管理者受益
現在,電話訂購《搞通財務出利潤》,即可獲得史永翔老師的親筆簽名。
預購從速!搶訂電話:010-513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