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三:企業本質屬性的回歸
錢哪里來? 產品哪里去?人才怎么用?利益如何分?
中國老板們的思維,無不時時圍繞著這4個問題打轉。
中國的老板,特別是千萬中小企業的老板,大多身兼企業的CEO或總經理。上述4個問題,之所以成為他們的心結,是因為贏利與健康成長,是企業的本質屬性。
令許多領導者頭痛的是:企業規模擴大了,利潤卻減少了;銷售額上去了,成本卻失控了。企業的規模成長與利潤的增加,往往不能同步;更有甚者,企業成功跨越了創業的危險期之后,再向前邁出一步,竟是無底的深淵。
這樣的實例太多了。曾受公眾追捧和媒體大肆渲染的"明星"企業,譬如房地產"黑馬"天津順馳,名噪一時的"德隆系",藥業名牌企業三九集團……都在公眾的目瞪口呆中,崩塌于一夜之間,而倒閉的原因又驚人的相似:資金鏈斷裂!
令人嘆息!每年每月每日,都有大大小小的已經初步成功的企業,因為財務與資金問題,死在向更高峰攀登的征途上。
做強,做大,做久,是企業老板/總經理的目標和責任。至于能否實現,在很多情況下,很大程度上,則取決于其財務管理是否卓有成效。中國的許多企業,往往只注重經營風險,忽視財務風險。我們特別要提醒的是:無論是資金鏈斷裂導致的猝死,還是在追求規模的過程中深陷泥潭,追根溯源,最為致命的,都是源于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和現金流管理的失敗。這正是史永翔先生的新作--《搞通財務出利潤》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史永翔先生是我深為欽佩的實戰型管理專家。作為中國大陸第一代職業經理人,經過14年高級經理人的實戰歷練,史先生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既有戰略遠見,又有營銷管理、財務管理、品牌經營等方面的深厚造詣,在企業財務管理和風險防范的理念、策略、方法和工具上,更有精彩的總結。這些寶貴經驗和答案,都凝練在《搞通財務出利潤》上,他提供的是系統的解決方案。
企業,就是要以利潤為出發點,實施經營與管理,控制一切經營活動和管理行為。這是企業本質屬性的回歸,也是企業領導人的基本管理理念和行為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