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待在家里,感嘆時運不濟。應該即刻走出家門,主動尋找機會。
第一要務就是恢復自己的信心。長期失業的人以為最壞的狀況,就是永遠找不到工作。「其實真正可怕的是完全喪失了自信,」《求職圣經》(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的作者理查?鮑爾斯(Richard Bolles)說道。
面臨「工作大地震」的年代,找到工作所需要的時間愈來愈長。你需要的是持久的毅力,而自信心與樂觀的態度是支持你堅持下去的原動力。
你可以寫下七項讓自己感到快樂的工作經驗,并列出每一項經驗運用到的技能。藉此可以了解你的專長與興趣所在。
接下來請發揮你的創意。多數的求職者只依賴單一的管道,不是寄履歷表,就是在網站上登錄。
不妨換個方式,先找出自己希望到哪些企業工作,不必考慮他們目前是否有公開征人。列出清單后,可以安排信息性探訪(informational interview),你可以去函或去電主動請求會面,藉此了解這家企業或是產業的相關訊息。
千萬不要與正式的工作面談(job interview)相互混淆,信息性探訪主要的目的是搜集與工作相關的信息,拓展人際關系,而不是去求職。
此外,擴大工作的可能性,例如可考慮轉換不同的領域。如果你真的無法離開某個特定地點,就得先設定好愿意通勤的最遠距離。以自己的住家為中心,最遠的通勤距離為半徑,畫出一個圓。列出在這個范圍內的所有公司名單,然后一一拜訪。
「你必須每天都采取行動,不要只是坐在那里等,機會不會自動掉下來,」鮑爾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