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記者 覃敏)中國互聯網骨干網絡將新增七個節點,迎來十大節點分發全國互聯網數據的局面。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在周四上午召開的“2013年前三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證實,工信部已經決定在原有的京、滬、穗骨干網節點基礎上,增加骨干網的直聯點。目前,工信部已經明確了國家級骨干網直聯點的增設城市,包括成都、武漢、西安、沈陽、南京、重慶和鄭州七個城市。
此前,業內已經傳出工信部擬擴大骨干網節點范圍的消息,武漢、重慶等城市也先后表達了“迎娶”骨干網節點的意愿。不過,最終,骨干網節點花落誰家,一直沒有明確。
在互聯網領域,中國常用的骨干網主要是中國聯通的169網絡以及中國電信的163網絡,兩者承載了中國超過80%的互聯網流量。但是,一直以來,中國僅在北京、廣州、上海設立了骨干網節點,這意味著很多的互聯網數據交換需要進行長途繞轉。
“這次增設七個國家級的骨干直聯點,不僅數量上有大幅的增加,減少了廣大中西部地區互聯網流量的長途繞轉,有利于提升我國互聯網間的通信質量,而且優化了整個互聯網的布局,有利于云計算、數據中心以及各種互聯網信源向廣大中西部地區聚集。”祝軍表示。
祝軍介紹,除了新增骨干網節點,工信部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互聯網發展。首先,在互聯網交換中心結算上,價格由原來的每月100萬元/G下調到60萬元/G,并且未來五年內將以每年30%的幅度逐年下調,同時采用數學模型明確結算關系,建立了爭議解決長效機制;其次,在骨干網絡互聯帶寬上,在去年擴容313G基礎上增加508G,使得互聯帶寬總數達到1492G;最后,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西增東擴,全方位、立體化”互聯網架構優化總體方案,以及“先易后難,逐步深入、以點代面、全面突破”破解互聯網互聯的難題。
工信部數據顯示,信息消費快速增長,前三季度,通信業完成業務收入8709億元,同比增長8.6%;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7.5萬億元,增長35%;軟件業完成業務收入2.28萬億元,增長23.7%。
截至9月底,中國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新增1595萬戶,總用戶達到1.86億戶。其中,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4646萬戶,城市和鄉村寬帶用戶比例由去年同期的3.31:1縮小到3.0:1。